内隐人格理论对他人印象加工策略的影响*
论者,指向性,1引言,2方法,1被试,2实验设计,3实验材料,4程序,3结果,1不同ITPs持有者的自由回忆效果,2不同ITPs持有者的频率估计,3ITPs指向性情境与内隐人格理论的相互影响,4ITPs指向性情境,陈述句
崔诣晨 王 沛 谈晨皓(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上海 200234) (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南京 210037)(3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 210097)
1 引言
人们在判断他人时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应用自己头脑中特有的关于人的知识暨个人构念, 这些知识最终形成了某种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ITPs) (Dweck, Chiu, & Hong, 1995;Levy, Plaks, Hong, Chiu, & Dweck, 2001; Plaks,Levy, & Dweck, 2009)。依据所持有的内隐人格理论,个体由此分化为两大类:一类人认为人格属性或特质是固存的, 即实体论者(或称固存观者, entity theorist); 另一类人坚信人格属性或特质是渐变的,即渐变论者(或称发展观者, incremental theorist)(Ziegler & Stoeger, 2010)。与关注人格特质是如何相互作用的研究(Heslin, VandeWalle, & Latham,2006)不同, 内隐人格理论研究(Chen & Pajares,2010)探讨的是人们对于人格特质固定性与可塑性的信念。因此, 该理论也被称作“静态与动态理论(static versus dynamic theories)” (Leith et al., 2014;Plaks & Halvorson, 2013; Yeager, Trzesniewski, &Dweck, 2013)。
ITPs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格理论, 而是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基本特性所持有的心理表征汇集成的一种朴素理论(Heslin et al., 2006;Reinhard, Sporer, Scharmach, & Marksteiner, 2011;Rydell, Hugenberg, Ray, & Mackie, 2007; Strack &Deutsch, 2011)。作为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 ITPs导致不同社会认知模式的形成, 进而调节和制约着个体对于自身和他人行为的理解与反应(Molden, Plaks,& Dweck, 2006)。一般而言, 受不同ITPs的影响,个体易形成不同的知觉模式(范畴化加工?个体化加工)、印象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归因模式(内部归因?外部归因)、推理模式(直觉推理?形式推理)和判断模式(直觉判断?理性判断)。这些社会认知模式使得个体最终形成了某种稳定的有意义的行为趋势(Blackwell, Trzesniewski, & Dweck, 200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0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