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阅读“熔断”假说的认知心理证据:在线篇章处理的范式*
母语,学习者,1引言,1第二语言阅读的“熔断”假说,2阅读的心理认知过程,2研究设计,1被试,2材料,3过程,3结果,1故事理解测试结果,2汉英语故事理解加工的心理认知过程,2.1汉语故事理解加工的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 200240)1 引言
1.1 第二语言阅读的“熔断”假说
“熔断”假说(Short-circuit Hypothesis)是第二语言阅读中的重要理论假说, 源于上个世纪 80年代在第二语言阅读研究领域所进行的一场辩论。这场辩论肇始于“Alderson之问”, 即“第二语言阅读是一个语言问题, 还是一个阅读问题?” (Alderson,1984)。有学者以Cummins (1979)提出的“语言相互依赖假说” (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is)为依据, 指出学习者在母语里习得的认知和读写技能会成为潜在的、共享的能力, 自然地迁移到第二语言阅读, 因此, 母语阅读能力强的学习者其第二语言阅读能力亦然。然而, “熔断”假说则否定了“自然迁移”说, 而是认为认知能力共享具有先决条件,即学习者如果要能受益于其母语里所习得的认知和读写技能, 必先达到一定程度的第二语言水平(即越过“门槛”) (threshold), 否则有限的第二语言知识将造成其第二语言阅读体系的“熔断”(short-circuit) (Clarke, 1980; Bernhardt & Kamil,1995), 表现在尽管读者已经具备了一些第二语言知识, 也可能利用这些知识来理解二语文本, 但是其第二语言能力与其阅读体系之间并不存在任何系统的关系, “成功都可能只是一个运气问题”(Yamashita, 2001:192)。
围绕上述假说, 学术界涌现了一批实证研究,探讨了第二语言阅读与其两大关键预测变量即第二语言水平和母语阅读能力之间的关系(如 Carrell,1991; Bernhardt & Kamil, 1995; Taillefer, 1996; Lee& Shallert, 1997)。这些研究为“熔断”假说提供了大量的实证证据, 形成的关键结论是第二语言水平以及母语阅读能力都是第二语言阅读的显著预测变量, 但是它们对第二语言阅读的影响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学习者的第二语言水平较低时, 第二语言阅读主要是一个“语言问题”, 此时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阅读之间不存在任何系统的关系; 而当学习者第二语言水平越过“门槛”, 并达到较高程度时, 第二语言阅读主要是一个“阅读问题”, 即学习者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阅读之间显著相关, 并成为其主要预测变量(Yamashita, 2001; Pichette, Segalowitz,& Connors, 200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0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