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同伴侵害的特点及与内化问题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1引言,2研究方法,1被试,2研究工具,2.1同伴侵害,2.2社交焦虑,2.3抑郁,2.4孤独感,3研究程序,4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5数据分析策略,3结果分析,1流动儿童同伴侵害和内化问题
,3,2(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北京 100875) (3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西马庄小学, 北京 101100)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家庭式流动比例日益增加, 使得流动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到2014年底, 我国流动人口达2.53亿人, 其中与配偶、子女共同流动的约占6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教育部数据显示,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共 1294.73万, 其中小学阶段955.59万人(教育部, 2015)。可见,流动儿童是一个数量庞大、不容忽视的群体。流动儿童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 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教育部, 2015)。已有研究发现, 流动儿童常常处于社会经济地位偏低、流动性较大等不利的成长环境中, 其心理发展和适应面临极大的挑战(申继亮, 刘霞, 赵景欣, 师保国,2015; 朱倩, 郭海英, 潘瑾, 林丹华, 2015; Chen,Su, Li, Tam, & Lin, 2014), 有研究者综述了1991~2013年间发表的有关流动儿童的 103项实证研究发现, 超过85%的研究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作对比, 指出流动儿童在自尊水平、社交焦虑、抑郁、孤独感、问题行为等多方面表现出更多问题(师保国, 王芳, 刘霞, 康义然, 2014)。因此, 有必要在流动儿童群体内部开展深入研究, 识别这些特殊的不利因素的作用, 探明其作用机制和模式, 以利于采取相关预防/干预措施, 减少问题的发生, 促进儿童的积极发展。
然而, 近20多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探讨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焦虑、抑郁、孤独感等问题上, 对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普遍发生的同伴侵害现象关注极少。同伴侵害 (peer victimization) 是指个体遭受到来自同伴的身体、言语、财物和人际关系攻击的经历(Mynard & Joseph,2000)。国内外已有研究发现, 5%~15%的儿童青少年曾有过严重或持续的受同伴侵害经历, 这些经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张文新,2002; 张文新等, 2009; Gini & Pozzoli, 2013; Graham,Bellmore, & Mize, 2006)。而在我国流动儿童中, 目前仅有几项研究从学校欺负的角度对同伴侵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其中谭千保(2010)在 758名流动儿童中的研究发现, 频繁遭受欺负者占总数的19.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2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