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7年第5期
编号:1061496
1993~2013年常驻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状态的横断历史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4年5月15日 心理学报 2017年第5期
高原,1引言,1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研究的综合视角,2影响高海拔地区军人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2研究方法,1文献搜集标准,1.1纳入标准,1.2排除标准,1.3文献检索,2文献变量编码及特点,3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学院,重庆 400038)

    1 引言

    中国高原边境线长达 4000多公里,是世界上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居住人口最多的国家。高原是中国军队重要的防御地区和作战方向。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打击境外威胁和侵略企图,保持领土完整的任务十分艰巨。据报道,美军2002年春在阿富汗海拔3600 m的山区展开“蟒蛇行动”,行动期间和行动后,美军均加强了高原适应训练来防止高原环境下部队的伤亡(唐东明,2013)。高原军人在如此特殊的军事作业环境中生活工作,其心理健康水平成为中外许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

    1.1 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研究的综合视角

    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研究开始起步。近20年中,该领域的研究包括了军人心理健康的症状水平、规律特点、影响因素、教育训练、卫勤疗养和生理疾病的心理护理等众多方面(高钰琪等,2001;刘剑伟,张新霞,2006;刘耘,冯正直,王庭波,何飞,2013;张磊等,2012;赵静波,解亚宁,2006)。其中使用最频繁的调查工具当属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但采用同一测量工具,研究报告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高原军人心理问题阳性率从 25.75%、57.8%到 73.1%不等,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障碍发生的从6.44%、14.8%到 15.6%不等(胡光涛等,2004;游海燕,李潇潇,骈淘,高钰琪,2011;张俐,刘波,2004);有的研究认为高原军人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成人常模(陈宁荣等,1999;范勇,1998;吴兴曲等,2002;姚国和,邵明德,原爱中,刘红升,杨金星,1997)和军人常模(成新河,高剑杰,刘寒凌,2001;杨国愉,冯正直,刘云波,张艳,张均,2005;李露斯,胡建林,肖天利,冯涟琐,杨永德,1996),也有研究发现高原军人心理健康优于军人常模(游海燕等,2011)。既往研究因为比较标准不同,故结论不同。此外,上述研究视角多集中在横向设计,无法回答“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处于何种水平?变化趋势有何特点?社会变迁是否对其有所影响?”等问题。

    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解答上述问题?较为有效的做法是运用元分析。最早由Glass提出的元分析,是通过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定量、综合的统计分析,从而达到梳理大量研究、得普遍性结论的一种方法。针对我国军人心理健康的元分析表明(冯正直,戴琴,2008):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并非很差,城镇驻军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高原驻军。该研究既揭示了中国军人心理健康处于何种水平,又提示我们考察军人心理健康水平,必须要考虑军事应激与非应激、城镇高原等重要因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3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