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7年第7期
编号:1061475
拖延行为的干预:计划行为理论和实施意向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24年5月15日 心理学报 2017年第7期
程度,变量,1引言,2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1计划行为理论与拖延行为,2实施意向与拖延行为,3拖延的动态过程,3方法,1研究情境,样本与流程,2变量操纵,3变量测量,4分析策略,4结果,1变量操纵有效性检验,2描述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北京 100081)

    1 引言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古诗《明日歌》所描绘的拖延行为,现代社会也不少见,不仅常见于学习(楚翘,肖蓉,林倩,2010)和工作领域(Ferrari,Díaz-Morales,O'Callaghan,Díaz,&Argumedo,2007),还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各领域(Klingsieck,2013a)。除了影响任务完成外,拖延还会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如学习效果下降(Kim &Seo,2015)、职业生涯发展受阻(Nguyen,Steel,&Ferrari,2013)和身心健康受损(Stead,Shanahan,&Neufeld,2010)。如何克服拖延行为是研究和实践工作者以及拖延者本身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Owens,Bowman,&Dill,2008)。

    新近一项研究尝试采用计划行为理论来探讨如何克服拖延行为(林琳,白新文,2014)。该研究发现,较强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均能显著降低拖延程度,并且行为意向是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拖延的中介机制。这表明,计划行为理论可以作为统领性框架,为理解和克服拖延行为提供理论指导。但到目前为止,拖延行为的研究还存在三点不足。首先,没有达成预设目标的拖延,常常并非因为缺乏行为意向,而是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之间存在差距(Sheeran,2002)。事实上,拖延者自己也清醒意识到拖延的负面后果,并有强烈意愿去克服拖延(Ariely &Wertenbroch,2002)。由此可见,仅有意愿并不足够,还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第二,拖延行为的实证研究大多注重寻找其前因后果,而较少关注干预研究。后者对于无论是在理论上确定因果关系,还是在实践上克服拖延,都有着重要意义(Owens et al.,2008)。第三,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各因素如何影响最终目标达成情况——即拖延程度,而较少关注目标达成的动态过程。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实验干预的方法,用日记法全程记录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计划行为理论这一指导框架基础上,探讨通过实验操纵实施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即围绕目标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能否有效降低拖延程度和加速目标达成。

    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2.1 计划行为理论与拖延行为

    拖延指有意延迟开始或延后完成应做或计划要做的事情,其实质是回避执行目标导向行为,即意向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差异(Steel,200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5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