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7年第12期
编号:1061413
4~8岁儿童公平认知与行为差距:社会比较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心理学报 2017年第12期
接受者,代币,代价,1引言,2实验1:4~8岁儿童公平认知与公平行为的差距,1被试,2实验设计,3实验材料,4实验程序,5结果与分析,6小结,3实验2:社会比较对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4讨论,5结论
     刘 文 张 雪 张 玉 ,3 俞睿玮 ,4

    (1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辽宁省儿童青少年健康人格评定与培养协同创新中心, 大连 116029)(3深圳市桃源居中澳实验学校生命健康管理中心, 深圳 518126) (4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湖州 313000)

    1 引言

    公平是人类道德领域中的一个核心话题(Haidt& Joseph, 2004), 也是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牟毅, 朱莉琪, 2007)。公平是人们社会交往中采用的一种综合考虑自我和他人利益的策略(于静, 朱莉琪, 2010)。幼儿对采用何种标准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理解,体现为公平认知; 二是应用, 体现为公平行为。儿童对于公平的理解和应用会有一个发展过程:从自我利益出发(“自我中心”或者是以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中心), 到严格的平等信念, 再到基于贡献或者需要的分配, 当儿童能够理解如何遵守公平原则时,即具有公平认知; 儿童在实际分配中能够依据公平原则进行分配时, 即具有公平行为(Smith, Blake, &Harris, 2013)。发展心理学常采用故事法和博弈范式对儿童的公平认知与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已经能够理解公平原则, 婴儿期望平等的资源分配(Schmidt & Sommerville, 2011;Sloane, Baillargeon, & Premack, 2012); 在出生的第二年, 儿童就期望一个分配者能给两个接受者均等分配物品, 并且也期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努力程度会有不同的分配结果(Sommerville, Schmidt, Yun, &Burns, 2013); 3岁儿童能够表现出与他人平等分配资源的倾向(Olson & Spelke, 2008; Shaw & Olson,2012), 也有研究发现 3岁儿童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应用平等原则和贡献原则对资源进行分配(Baumard,Mascaro & Chevallier, 2012; Kanngiesser & Warneken,2012)。然而, 尽管儿童早期就存在公平意识, 但在真正有机会去分配时行为与认知却往往是矛盾的。

    在分配公平的研究中, 当比较儿童在假设资源分配情境和实际分配任务中的表现时, 发现了公平认知与行为之间的差距(Smith et al., 2013)。儿童在第三方任务中对如何做出资源分配进行判断时, 都倾向于平等分配(Leimgruber, Alex, Santos, & Olson,2012; Rochat et al. 2009), 但在观察儿童的自身行为时, 却发现即使得到较少资源的同伴就坐在他们面前, 学龄前儿童也很少表现出公平分配行为(Blake & McAuliffe, 2011), 更多地认为糖果或贴纸的分配应该对自己有利(Benenson, Pascoe, & Radmore,2007; Fehr, Bernhard, & Rockenbach, 200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33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