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机制:专业选择、社会支持和学业投入的长期影响*
批判性,变量,1问题的提出,1理论基础,2专业选择,3社会支持,4学业投入,2研究方法,1被试,2研究程序和工具,3研究结果,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2社会支持和学业投入的变化趋势,3专业兴趣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厦门 361005)1 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是国家专业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储备力量, 专业兴趣则是大学生实现创新学习, 成长为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石(娄延常, 2004)。研究显示, 专业兴趣对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动机、学习成绩、专业坚持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山川, 孙时进, 2014; Harackiewicz, Durik, Barron, Linnenbrink-Garcia, & Tauer, 2008; Tracey, Allen, & Robbins,2012; Tracey & Robbins, 2006; 张进明, 孔锦, 陈同扬, 李勇志, 2014)。
专业兴趣对大学生的成长和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但当前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水平却普遍偏低(徐琳, 唐晨, 钱静, 秦虎, 孟慧, 2011)。对重点高校和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专业兴趣调查结果显示, 两类高校各有超过 40%的大学生报告自己所学的专业与个人兴趣不一致或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刘连龙, 徐丹, 何山, 2009; 张进明等, 2014; 张莉莉,甄红慧, 2011)。这表明, 不同类型的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学生专业兴趣不足的困境, 如何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专业兴趣成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遗憾的是, 现有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使其难以为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持。首先, 已有研究鲜少对影响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因素和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将专业兴趣作为自变量, 探讨专业兴趣对大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 国内研究则侧重对大学生专业兴趣水平的调查或专业兴趣培养的宽泛性论述。只有少数学者尝试从个人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因素, 如许燕(1995)发现大学生对专业的哲学价值、职业价值、科学价值认同度越高, 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也越高; 其次, 既有研究多以横向研究为主, 而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跨时较长的动态变化过程, 横向研究不足以准确地揭示影响大学生专业兴趣的机制。
鉴于已有专业兴趣研究的不足, 本研究拟以大学生专业兴趣为结果变量, 通过 3年的追踪研究,探讨影响大学生专业兴趣的个人和社会因素及影响机制, 深化对专业兴趣形成机制的理论认识, 以期更好地解读大学生专业兴趣普遍不足的原因, 为高校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专业兴趣的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1.1 理论基础
专业兴趣反映了大学生在特定专业领域的个人兴趣。Hidi和Renninger (2006)在总结先前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兴趣发展的四阶段模型, 认为个人兴趣的形成和发展依次经历4个阶段:引发的情境兴趣—持续的情境兴趣—新兴的个人兴趣—良好发展的个人兴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24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