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愤怒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综合认知模型的视角
敌意,量表,1引言,1敌意认知与愤怒沉思的多重中介作用,2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2研究方法,1研究被试,2研究工具,2.1特质愤怒量表(TAS),2.2敌意认知问卷,2.3愤怒沉思问卷(ARS),2.4认知重评问
侯璐璐 江 琦 王焕贞 李长燃(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重庆 400715) (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 南京 210023)
1 引言
2016年3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对2015年全国法院审理的案件信息进行公布, 数据显示暴力犯罪案件虽有下降, 但是仍然占刑事案件的13.71%。暴力行为是攻击行为的极端形式(Anderson &Bushman, 2002), 研究表明, 攻击行为较多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乃至暴力犯罪(Kabasakal &Ba?, 2010)。因此, 长期以来, 攻击行为都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指向另一个个体, 意图并对其造成实质性伤害的行为(Anderson& Bushman, 2002)。Anderson 和 Bushman (2002)认为个人因素和情境因素共同影响认知过程, 进而引发攻击行为。个人因素包括个体的信念、态度、人格特质等, 其中, 特质愤怒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 对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Bettencourt, Talley, Benjamin, & Valentine, 2006;Ramírez & Andreu, 2006)。Spielberger (1988)在状态?特质愤怒理论(State-Trait Anger Theory)中把愤怒分为状态愤怒和特质愤怒, 并将特质愤怒(trait anger)定义为存在于个体内部的稳定的去情境化的愤怒的倾向, 是一种在愤怒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上持久而稳定的人格特质。已有研究表明, 青少年暴力犯的特质愤怒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群体(陶琳瑾, 2011), 特质愤怒对攻击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刘文文, 江琦, 任晶晶, 李树芳, 徐雅珮, 2015),高特质愤怒个体更容易在驾驶、工作和家庭中出现攻击行为(Maldonado, Watkins, & DiLillo, 2015;Nesbit & Conger, 2012; Hepworth & Towler, 2004)。
但是, 在生活中, 面对同样的冲突情境, 为什么那些特质愤怒水平较高的人倾向于选择拍案而起, 而那些特质愤怒水平较低的人却能够泰然处之呢?综合认知模型(Integrative Cognitive Model,ICM; Wilkowski & Robinson, 2008a)在整合已有理论模型和实证依据的基础上, 探讨了在情境的刺激下, 不同人格特质(特质愤怒)的个体在敌意解释、反思注意和努力控制过程等方面的差异, 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差异如何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 从而构建了一个综合的模型来解释特质愤怒预测攻击行为的内部认知机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9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