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对集体行动的支持:目标合理性、行动策略及目标实现预期的作用*
1问题提出,1目标合理性,2行动策略,3目标实现预期,2实验1:行动策略与目标合理性对支持态度的作用,1研究方法,1.1被试,1.2研究前测,1.3研究程序,1.4变量测量,2结果,2.1自变
殷 融(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1 问题提出
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是群体成员参与的以改善群体现状为目的的行动,具体可表现为请愿、游行、集会、抗议、示威等多种形式。在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集体行动的心理动员机制。经过近 30年的实证研究积累,研究者确认了一系列会影响集体行动的前因变量,如群体认同(group identity)、群体情绪(groupbased emotions)、群体效能(group efficiency)、道德信仰(moral convince)等(van Zomeren,Leach,&Spears,2012;van Zomeren,Postmes,&Spears,2008,2012;薛婷,陈浩,乐国安,姚琦,2013;张书维,王二平,2011;张书维,王二平,周洁,2012),明确了这些变量间的互相作用关系,同时还考察了不同利益情境、不同行动类型及不同行动阶段集体行动心理动员机制的差异性(Blackwood,Terry,&Duck,2015;Shi,Hao,Saeri,&Cui,2015;殷融,张菲菲,王元元,臧日霞,2017),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尽管当代集体行动的心理学研究呈现多点开花的蓬勃图景,但从研究对象看,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集体行动直接参与人的心理及行为进行探讨。集体行动不仅涉及最初的参与者,还涉及到可能成为支持者的无关民众。成功的集体行动可以塑造公众信念,使公众认识到弱势群体的不公正遭遇,并将旁观者转变为支持者,引发他们的利他型抗争行动。而动员较差的集体行动则会引发公众恐慌,使旁观者感到厌恶,并引发他们的谴责与抵制。社会学及政治学研究显示,一项抗争运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运动对公众观念的影响与塑造,得到外群体支持的抗议组织其影响力要远高于那些没有得到任何帮助的组织(Gamson,1990)。因此,在集体行动发展过程中,旁观者的态度反应是影响行动目标是否可达成的重要因素。
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有共同身份的人联合起来支持其他群体,为了其他群体的利益而进行抗争,且他们的行动反而有可能危害到自己所属群体的地位或利益。例如,男性可能会反对职场中的女性性别歧视,富人会要求政府对低收入者减税。近年来很多研究针对这种利他型集体行动进行了探讨。然而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对象往往并不是与集体行动无关的中立旁观者,而是在社会关系中占优势地位的群体。优势群体是不平等群际关系的受益者,他们会因不平等的群际关系而体验到内疚感(guilt)或羞愧感(shame),在这些情绪的作用下,优势群体成员才会发起或支持一些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的行动,以通过这种方式减少负面情绪感受,补救内群体的道德名誉,修复对内群体的道德认同(Paladino,Zaniboni,Fasoli,Vaes,&Volpato,2014;Shepherd,Spears,&Manstead,2013;Solak,Reifen Tagar,Cohen-Chen,Saguy,&Halperin,201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2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