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状核?眶部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与反应性攻击的关系: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杏仁核,1引言,2方法,1被试,2范式,3实验程序,4数据采集,5数据预处理,6数据分析,3结果,1行为实验结果,2脑成像数据结果,4讨论,5结论
江 琦 侯璐璐,2 邱 江 李长燃 王焕贞(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重庆 400715) (2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 南京 210023)(3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1 引言
反应性攻击(reactive aggression)是指在被激惹后产生的冲动的、不假思索的指向另一个人并对其造成伤害的行为(Anderson & Bushman, 2002)。由于反应性攻击会造成很大的社会危害, 因而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Herpertz et al.,2017; McEwen & McEwen, 2017; Fite, Rubens,Preddy, Raine, & Pardini, 2014)。近年来, 研究者试图采用事件相关电位、脑成像等方法对反应性攻击的神经机制进行探讨。已有对具有较高攻击性的病人以及正常人进行的脑成像研究表明, 可能存在一个网络与反应性攻击相关, 这个网络包括杏仁核(Amygdala; McCloskey et al., 2016)、尾状核(Glenn& Yang, 2012)和 OMPFC (Beyer, Münte, G?ttlich, &Kr?mer, 2015)。研究者进一步指出降低的前额叶皮层的活动与升高的皮层下脑区的活动(如杏仁核、尾状核) 可能共同导致了反应性攻击的发生(Rosell& Siever, 2015; Siever, 2008; Nelson & Trainor,2007), 也就是说反应性攻击的产生可能源于前额叶皮层与皮层下脑区的功能连接失调。
已有研究或者根据相关研究(如 Coccaro,McCloskey, Fitzgerald, & Phan, 2007), 或者通过对比攻击性较强的病人、罪犯与正常人群的大脑活动差异(如Motzkin, Newman, Kiehl, & Koenigs, 2011)来推论反应性攻击的神经机制, 这些探索虽然为揭示反应性攻击的神经机制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但是尚不能提供直接的实证证据加以证实。究其原因, 在于反应性攻击的发生涉及多个心理过程(Bettencourt, Talley, Benjamin, & Valentine, 2006;Ramirez & Andreu, 2006), 这无疑为揭示其神经机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运用经典的攻击范式及其变式来探讨反应性攻击的神经机制, 其中, Taylor攻击范式(Taylor Aggression Paradigm, TAP; Taylor, 1967)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经典的攻击范式(Riva et al., 2017;Liu, Teng, Lan, Zhang, & Yao, 20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65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