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分配模式的传递效应:心理理论和共情的作用*
代币,资源分配,1引言,2方法,1被试,2实验程序,3结果,1资源分配模式的传递效应,2心理理论和共情的作用,4讨论,1分配模式的传递效应,2心理理论和共情在传递效应中的作用,3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5结论
谢东杰 路 浩 苏彦捷学龄前儿童分配模式的传递效应:心理理论和共情的作用*
谢东杰 路 浩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和行为与心理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1)
当他人对个体进行资源上的自私、公平或慷慨分配后, 个体倾向于以同样的分配方式对待第三个无关个体, 这一现象为资源分配模式的传递效应。研究考察自我绝对利益受到影响时这一效应在学龄前儿童中的表现以及其中可能的社会认知机制。118名4~6岁儿童被随机分到实验条件或对照条件中。实验条件下被试与匿名同伴合作完成拼图游戏后得到同伴分配的1个(自私)、3个(公平)或5个(慷慨)代币(共6个), 之后再作为分配者与另一匿名接受者完成同样的游戏; 而对照条件下被试只扮演分配者完成拼图和分配游戏。结果发现, 公平条件下公平分配比例与对照条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而自私条件下自私分配模式比例和慷慨条件下慷慨分配模式比例分别高于对照条件下相应比例; 在慷慨条件下传递者比非传递者拥有更强的二级心理理论与(认知)共情能力。这提示学龄前儿童会传递自私和慷慨分配模式, 心理理论和共情更强的学龄前儿童更有可能传递慷慨分配模式。
资源分配; 传递效应; 心理理论; 共情; 广义互惠
1 引言
资源分配(如按劳分配、分享等)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十分重要。前人发现, 学龄前儿童能够进行直接互惠(direct reciprocity)。例如, 互动对象先前与3岁儿童进行分享的经历能够促进他们之后对该互动对象的分享行为, 即“你对我好, 我也对你好” (Warneken & Tomasello, 2013)。但是, 当个体没有机会与之前的互动者进行互惠互利时, 面对无关他人, 个体是否会将之前的互动者对待自己的方式传递下去呢?在资源分配中存在一种传递效应(paying-it-forward), 它指的是个体在遭到不公对待或接受慷慨施与后以相同方式对待第三个无关他人的现象(Gray, Ward, & Norton, 2014; Leimgruber et al., 2014)。具体表现为个体A作为分配者与个体B进行资源分配活动, 此时个体B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与个体A继续交互, 但是他(或她)有机会与个体C进行资源分配, 那么个体B会将个体A对待自己的资源分配模式传递给个体C, 尤其是传递他人的自私或公平分配(Gray et al., 2014)。
这种资源分配模式的传递效应反映的是一种广义互惠(generalized reciprocity) (Gray et al., 2014), 它对于促进群体内部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Hamilton & Taborsky, 200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8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