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9年第4期
编号:1061246
道德相对主义和厌恶情绪对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1日 心理学报 2019年第4期
正确率,1引言,1判断的单一模型(Theunimodelofhumanjudgment),2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直觉判断,3厌恶情绪和道德直觉判断,2实验1:验证道德直觉判断,1被试,2实验材料和实验任务,3实验程序
     耿晓伟 房津如 韩彦芳 李中权 赵 蜜 杨 烨

    (1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25) (2南京大学心理学系, 南京 210093)(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 100081) (4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常熟 215500)

    1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经常会对某些行为是否是道德的进行判断。这种个体基于文化或亚文化所限定的美德, 对他人的行为或特性的评价(好或坏)被称为道德判断(moral judgment) (Haidt, 2001)。关于人们是如何做出道德判断的, 道德心理学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1)道德推理。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等认知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道德判断来自于道德推理, 人类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努力的认知推理决定着后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Kohlberg, 1969; Piaget, 1965);(2)道德直觉。Haidt (2001)提出社会直觉模型(social intuitionist model, SIM)认为道德判断是由快速、自动的、无意识的道德直觉决定的, 有意识的道德推理过程发生在道德直觉判断之后, 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只有在各种直觉相互冲突时, 道德判断才通过缓慢的、有意识的道德推理来实现(Haidt, 2001,2007)。Haidt (2001)将道德判断类比为审美判断, 个体看到一个动作或听到一个故事, 就立刻体验到赞同或反对的情感, 并据此做出道德判断。Greene,Sommerville, Nystrom, Darley和Cohen (2001)通过对个人道德困境(天桥困境)和非个人道德困境(电车困境)的研究发现, 参与者在个人道德困境中进行道德判断时, 内侧额前回、后扣带回等与情绪相关脑区活动增强; 非个人道德困境的道德判断则会增强与工作记忆相关脑区(背外侧前额叶和顶叶区域)的活动。据此, Greene (2007)提出了道德判断的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 指出推理加工和直觉加工两个系统同时影响道德判断, 二者是相互竞争的关系, 在竞争中占优势的那个最终影响道德判断。

    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是由快速的、无意识的道德直觉决定的, 有意识的道德推理过程发生在道德直觉判断之后。那么, 道德直觉判断本身又是如何做出的?目前关于直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Betsch (2008), 直觉是一种思维过程, 这个过程的输入(input)主要来自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对输入的加工过程是自动化的, 意识不到的; 输出(output)则是一种情感, 作为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基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06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