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19年第8期
编号:1061207
班级欺凌规范与欺凌行为:群体害怕与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5日 心理学报 2019年第8期
个体,1引言,1班级欺凌规范与欺凌行为,2同辈压力和群体情绪的作用,3本研究目标及假设,2研究1:情境实验研究,1研究方法,2数据处理与分析,3结果和讨论,3研究2:相关研究,4总讨论,1班级欺凌规范对个
     曾欣然 汪 玥 丁俊浩 周 晖

    班级欺凌规范与欺凌行为:群体害怕与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

    曾欣然 汪 玥 丁俊浩 周 晖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 广州 510275)

    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探讨了群体因素中的班级欺凌规范如何通过同辈压力、群体害怕影响欺凌行为的发生。研究1为实验研究, 被试为18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M= 11.36 ± 0.99岁)。结果表明在不同情境(欺凌/非欺凌)的启动下, 各变量得分均具有显著差异; 进一步分析仅发现同辈压力的中介作用边缘显著。研究2为相关研究, 943名小学高年级及初二学生(M= 12.00 ± 1.32岁)填写班级欺凌规范、同辈压力和欺凌行为问卷。HLM分析显示同辈压力在班级欺凌规范与欺凌行为起显著中介作用。

    中小学生; 班级欺凌规范; 欺凌行为; 同辈压力; 群体害怕

    1 引言

    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中故意、重复的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或情感的攻击性行为(Olweus, 1993)。在我国, 对初中生进行回溯性调查后发现, 在农村地区有33%的学生遭受过欺凌; 在城市地区有25.8%的学生遭受过欺凌(Zhang, Zhou, & Tao, 2018)。这表明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农村与城市地区。校园欺凌不仅会对学生造成身体伤害, 同时也会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欺凌受害者更容易患抑郁、焦虑、饮食障碍等心理疾病, 甚至会对其未来的工作及生活造成消极影响(Olweus, 2013)。因此, 探讨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开发出减少校园欺凌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 国内外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多将重点放在个体层面, 如研究共情、社会认知与欺凌现象的关系(Jolliffe, & Farrington, 2010; Sutton, Smith, & Swettenham, 2011), 而忽略了群体性(group)也是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之一(Olweus, 2013)。目前国外已开展了一些探讨群体因素对于欺凌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群体态度、群体行为、群体成员间的关系、群体规范均在欺凌现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Burns, Cross, & Maycock, 2010; Pozzoli, Gini, & Vieno, 2012; Salmivalli & Voeten, 2004)。Pozzoli等人(2012)的研究中发现班级反抗欺凌规范(descriptive norm about defending behavior)、班级态度(class attitudes)和同辈命令性规范(peer injunctive norms)能够有效预测反抗行为的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8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