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善与恶:人格结构与内涵*
特质,1引言,1善恶人格的概念界定,2善恶人格的相关研究,3善恶人格的结构探索,2研究1:善恶人格词表的确定,1研究目的,2研究过程,3研究2:善人格的结构及词汇评定量表编制,2研究方法,3研究结果,4研究3:恶人格的心理结构
焦丽颖 杨 颖 许 燕 高树青 张和云中国人的善与恶:人格结构与内涵*
焦丽颖1杨 颖1许 燕1高树青1张和云2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2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上海 201701)
为了探究中国人善恶人格的结构和内涵, 研究基于人格的词汇学假设, 从现代汉语词典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的人格词汇中选取善与恶的人格词, 分别建立了善、恶人格词表。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1467), 最终得到27个善人格词汇与28个恶人格词汇, 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善”人格包含尽责诚信、利他奉献、仁爱友善、包容大度四个维度; “恶”人格包含凶恶残忍、虚假伪善、污蔑陷害、背信弃义四个维度。
善; 恶; 人格结构; 词汇学; 中国文化
1 引言
自古以来, “善”与“恶”便是一个焦点话题。早在《周易·系辞下传》中就有“善不积, 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 不足以灭身”之说, 孟子也曾言“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哲学家罗素亦总结道:“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内在善与内在恶”。可以说, 在中西方的伦理思想史上, 思想家们都是从人性善恶之争开始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费丹乙, 2017)。善恶作为道德评价研究的基础, 一直受到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方学者的关注和重视(Saxton, 2006; Staub, 2003)。中国人持有强烈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道正义观(吴胜涛, 2011)。而我们所处的世界里善恶亦是无处不在:国家之间对灾后重建的援助; 以及文明社会中的欺诈与伪善、忘恩负义、幸灾乐祸等恶习, 种族和国家间的野蛮战争(舒远招, 2008)。人格心理学家认为, 个体所做出的善行和恶行不能仅仅归因到情境因素或道德因素, 还应该考虑到人格因素的影响(Jonason, Zeigler-Hill, & Okan, 2017; 王云强, 2009)。因此, 深入探究善恶人格的内涵, 理解其在中国文化下的结构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人格心理学领域对善恶人格的结构进行探索, 并初步确定其测量方式, 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和道德文明的建设提供研究基础。
1.1 善恶人格的概念界定
人格是个体的一种内在品质, 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 个体所具有的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品质组合系统(许燕, 2009), 包含了个体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各方面的特点(王云强, 200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3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