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模拟对预期伴侣反应性及依恋安全感的影响*
控制组,实验组,1引言,1依恋控制系统模型与依恋安全感的获得,2情节模拟及其在依恋系统中的作用,2方法,1被试,2实验材料,3实验设计与流程,3结果,1实验组控制组前测比较,2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比较,3实验组控制组
曹贤才 王大华 王 岩(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北京 100875)
1 引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各种压力事件或困境,此时会向身边的亲密伴侣寻求亲近和帮助,如果伴侣在身边并且给予积极的回应,压力或困境的感受便会得到缓解,获得安全感。这一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便是成人依恋系统运作模式的简要描绘。短时来看,安全感的获得能带来诸多的积极效应,例如可以提升对自我和他人的积极评价(Baccus,Baldwin,& Packer,2004),有助于心理健康和亲社会行为(Carnelley & Rowe,2007;Rowe & Carnelley,2003)、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及情绪调节等(Mikulincer et al.,2003;Mikulincer,Shaver,& Rom,2011)。长期来看,成功地依赖寻求亲近来获得安全感可以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关系结果(Mikulincer & Shaver,2016)。已有依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依恋作为认知脚本如何影响身心健康(Beyderman &Young,2016;Wei,Liao,Ku,& Shaffer,2011)、关系结果(Butzer & Campbell,2008;Cusimano & Riggs,2013)或认知加工过程(Dykas & Cassidy,2011),而较少有对依恋安全感获得方式的探讨。然而探究这一问题,不仅可以明确依恋系统的工作方式,也能为依恋安全的干预带来启发。
1.1 依恋控制系统模型与依恋安全感的获得
依恋的控制系统模型(control-systems model of attachment)由Mikulincer 和Shaver (2003) 提出,是用来概括成人依恋系统工作方式的重要理论模型。该模型在解释依恋系统激活、依恋安全感的获得以及依恋个体差异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模型指出,依恋系统的工作可以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成分。
第一个成分涉及到对于内外部威胁信号的监控和评估,决定了依恋系统是否处于激活状态。当个体感知到潜在的或者真实的威胁之后,会自动激活依恋系统,并加强对于依恋相关认知的通达性,促进对于伴侣的亲近寻求行为。这一部分较少受到依恋个体差异的影响(Mikulincer & Shaver,2003);第二个成分涉及到对依恋对象可得与反应性的监控和评估。对于依恋对象是否可得和反应的回答将会直接决定个体安全感的获得。可得与反应信息主要来源于真实出现的依恋对象的情况以及环境因素所激活的安全的依恋表征(Mikulincer & Shaver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50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