θ 频段(4~8 Hz)的活动反映了汉语口语产生中音节信息的加工*
音素,1引言,1口语产生中音韵编码单元的跨语言差异,2θ频段(4~8Hz)神经振荡与音节加工之间的关系,2方法,1被试,2材料,3设计,4实验仪器,5程序,6脑电记录与分析,3结果,1行为结果
蒋宇宸 蔡 笑 张清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北京 100872)
1 引言
口语产生是指将思想通过发音器官进行表达的过程(张清芳,杨玉芳,2003b),通常经历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言语组织(formulation)以及发音运动(articulation)三个阶段。首先,讲话者需要在概念层面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其次,对特定的概念信息进行组织并建立相应的发音运动程序,包括词条选择(lexical selection),词素音位编码(morphophonological encoding),音 韵 编 码(phonological encoding)以及语音编码(phonetic encoding)。最后,通过声带运动将发音目标以声音的形式输出(Levelt,Roelofs,&Meyer,1999;Roelofs,1997)。音韵编码阶段的加工单元是口语产生研究的争论焦点之一。
1.1 口语产生中音韵编码单元的跨语言差异
研究表明印欧语系中音素是音韵编码阶段首先被提取的加工单元。Dell (1986)发现在字母语言中发生的语误现象主要为音素遗漏或音素替换。采用内隐启动范式,研究者发现连续命名首音素相同的目标词(例如cible-cintre-cerf),其反应时快于首音素不同的条件,出现了首音素促进效应(Alario,Perre,Castel,&Ziegler,2007;Damian &Bowers,2003;Jacobs &Dell,2014;Meyer,1991)。采用形容词-名词命名任务,Damian 与Dumay (2007)发现被试命名首音素相同的词对(例如green goat)快于首音素不同的词对(例如green rug)。另外,利用图词干扰范式(Damian &Martin,1999)与掩蔽启动范式(Forster &Davis,1991;Schiller,2008),研究者都发现了首音素促进效应。
然而,研究表明汉语口语产生中的音韵编码单元是音节而非音素。汉语中的语误现象主要为音节交换错误(Chen,2000)。Chen,Chen 和Dell (2002)采用内隐启动范式,发现音节同质条件比音节异质条件的命名反应时更短,但音素同质条件与音素异质条件之间无显著差异。利用掩蔽启动范式(Chen,O’Seaghdha,&Chen,2016)和图词干扰范式(张清芳,杨玉芳,2005),研究者发现了相同模式的结果。岳源和张清芳(2015)结合图词干扰范式与不同的实验任务(即时命名,延时命名,延时命名与发音抑制相结合),发现音节促进效应发生在音韵编码阶段,并且该促进作用是一个稳定可靠的效应(Cohen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483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