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21年第3期
编号:263981
人如其食: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及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21年3月4日 心理学报 2021年第3期
女性化,热情,1引言,1刻板印象和性别刻板印象,2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及影响研究,3研究问题与设计,2研究1: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内容的测量,1实验1A:外显食物性别刻板印象测量,2实验1B: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测量,3
     佐 斌 戴月娥 温芳芳 高 佳 谢志杰 何赛飞

    人如其食: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及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佐 斌 戴月娥 温芳芳 高 佳 谢志杰 何赛飞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食物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有性别文化意义。两个研究分别探索了外显与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及其对人物评价的影响。研究1采用提名法、自我报告法和语义启动范式检验外显和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 结果表明被试均持“男性偏好男性化食物, 女性偏好女性化食物”的外显食物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被试持有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研究2采用情境实验法和内隐关系评估程序进一步测量被试对食物性别刻板不一致目标人物在热情和能力维度上的评价, 结果发现人们对食物性别刻板不一致男性在热情维度的内隐评价更加积极。

    食物性别刻板印象, 内隐联想测验, 语义启动范式, 内隐关系评估程序, 热情?能力, 人物评价

    1 引言

    食物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们还赋予食物一定的性别文化意义。中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的说法。国外有研究表明, 人们普遍具有“肉类为偏男性化食物”、“蔬菜水果为偏女性化食物”的外显与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food-gender stereotype), 这种刻板印象会影响对目标人物的男子气概和吸引力评价(eg. Mooney et al., 1994; Vartanian, 2015)。国外学者研究发现的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否存在?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如何影响对中国人的评价?是否有性别差异?本研究将聚焦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对人物评价的影响问题, 一方面探索和检验中国被试外显与内隐食物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及具体内容, 另一方面从社会认知的热情与能力维度视角揭示食物性别刻板印象对人物评价的影响。

    1.1 刻板印象和性别刻板印象

    作为解释社会知觉与群体印象的基本概念,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于某些社会群组的知识、观念和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Macrae et al., 1996; 佐斌, 2015)。作为一种社会认知图式, 刻板印象是有关某一群体成员的特征及其原因的比较固定的观念或想法(Fiske, 2004)。

    关注群体刻板印象内容的测量与描述是社会心理学刻板印象早期研究的特点和传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最早进行了经典的种族刻板印象调查(Katz & Braly, 1933), 之后围绕种族与国民、性别、年龄、职业、宗教、政党等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内容被广泛重视和反复测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