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性恐惧提取消退的性别差异*
电击,范式,1前言,2方法,1被试,2实验材料,3测量指标,4实验程序,3实验结果,4讨论,1提取消退训练对女性的恐惧消退效果更佳,2传统消退训练在不同复发测试中出现了不同的性别差异,3提取消退范式的整体消退效果优于传统消退范式
陈 伟 林小裔 李俊娇 张文曦 孙 楠 郑希付(1 华南师范大学大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东省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31)
(2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州 510303)
(3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广州 510650)
1 前言
如何有效消除或削弱非适应性恐惧记忆,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目前,关于恐惧记忆的研究主要基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采用条件性恐惧模型,即通过多次匹配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中性刺激,如图片、声音、光)与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厌恶刺激,如电击),形成CS-US 联结,从而引发个体对条件刺激的恐惧反应。传统记忆巩固理论认为记忆经过巩固后将不再轻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从而长久地储存在记忆系统中(Nader et al.,2000)。新的记忆再巩固理论观点认为即便记忆已经长时间保持巩固后的稳定状态,经过一定条件的记忆提取后会再次变得不稳定,需要再次巩固的过程(Misanin et al.,1968;Nader et al.,2000)。这一观点得到了恐惧消退药物干预研究的验证,在再巩固过程中通过药物的作用直接或间接抑制蛋白质的重新合成,将有效减少或削弱恐惧反应。如在啮齿动物研究中通过基底外侧杏仁核上注射茴香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直接阻断蛋白质合成(Eisenberg et al.,2003),在人类被试研究中通过口服心得安(β-去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以干扰杏仁核肾上腺素的神经活动,进而间接影响蛋白质合成(D?biec et al.,2011)。然而,药物干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副作用,并不适合广泛应用于人类的临床治疗之中。于是,研究者们从行为层面提出非侵入性干预方法,即提取消退范式。
Monfils 等人(2009)通过6 组动物实验证实了提取消退行为范式在条件性恐惧消退方面的有效性:相较于接受传统消退训练的小鼠,在单独呈现提取试次CS (不匹配呈现US)后再进行消退训练的小鼠,更多地减少了对CS 的恐惧反应;再者,相比于在再巩固时间窗(10 min~ 6 h)外接受消退训练,再巩固时间窗内(尤其在提取后1 h 内)的消退效果更为显著。对此,研究者认为,提取线索的呈现破坏了原有记忆的稳定性,使其进入到再巩固过程,在这期间的消退训练可以更新原始记忆(Monfils et al.,200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257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