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及脑功能连接对社交网络的影响*
相似性,节点,1引言,2方法,1被试,2数据采集,3数据分析,3研究结果,1社交网络中心度和人格特质的关系分析结果,2社会距离和人格相似性关系的分析结果,3社会距离和静息态脑网络相似性的关系分析结果,4讨论,5结论
李依蔓 刘 程 庄恺祥 霍腾宾 徐鹏飞 罗跃嘉3,4,,6 邱 江,2人格特质及脑功能连接对社交网络的影响
李依蔓刘 程庄恺祥霍腾宾徐鹏飞罗跃嘉邱 江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深圳大学心理学院,深圳大学脑疾病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 深圳 518060)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北京 100875)(齐鲁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 济南 250200)
采用网络分析的方法, 本研究从个体受欢迎程度和个体间亲密程度两方面探究了人格特质对社交网络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个体间大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相似性和社交网络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尽责性的个体在需要“值得信任”特质的社交网络中更受欢迎, 高宜人性的个体在需要“共享时光”的社交网络中更受欢迎; (2)在需要“相同兴趣”特质的社交网络中, 个体间人格相似性和社会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3)同样在需要“相同兴趣”特质的社交网络中, 个体间部分功能连接相似性与社会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这些功能连接主要集中在额顶控制网络以及背侧注意网络; 同时, 部分节点功能连接相似性与社会距离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这些功能连接主要集中在默认网络。研究结果揭示了人格特质对不同社交网络结构的影响, 以及个体间人格特质相似性和静息态脑网络相似性与社会距离的关系。本研究对理解社交网络的结构, 形成规律以及其中的信息传播规律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社交网络, 人格特质, 静息态功能连接
1 引言
人类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性物种, 没有大规模的集体行为, 人类的文明不可能存在(Borgatti et al., 2009)。在今天这个信息传递极其便捷的时代, 人际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容小觑。了解群体人际关系的结构以及形成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个体的行为模式并预测个体的行为。目前, 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单个个体, 讨论了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或社交意愿等, 但是从群体角度切入讨论社交关系结构的研究较少, 而且对于同一集体内不同社交需求的关注也甚为少见。
社会世界的结构是极其复杂的, 涉及到多个相互作用的单元。理解这些单元是何时、如何以及为什么相互作用的关键在于找到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这种错综复杂的人际连接模式(Borgatti et al., 2009)。网络科学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理论和方法。将网络科学应用到人际关系的研究中来, 那么每一个个体就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是节点之间的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