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意义:生成论视域下的情绪理论*
心智,建构,1引言,2情绪与意义,1自治(autonomy)与意义建构,2意义建构(sense-making)与情绪,3自治系统,意义建构与情绪,3身体与情绪,1认知的情绪理论,2生成情绪理论,3小结,4从4E认知到4E情
叶浩生 苏佳佳 苏得权身体的意义:生成论视域下的情绪理论
叶浩生苏佳佳苏得权
(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 广州 510006)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金华 321004)
生成论的情绪学说从“意义建构”的视角看待情绪的动力作用, 主张情绪与认知相互交织, 与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身体活动密切联系。情绪是身体的情绪, 身体是情绪体验中的身体。身体在情绪体验中扮演着构成性角色。根据这一观点, 情绪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倾向, 是在理解环境意义基础上的具身行动。情绪并非发生于有机体头颅内, 而是产生于大脑、身体和环境的互动与耦合之中。由于认知与情绪在生成论的视域下统一在有机体意义建构的活动之中, 因而认知的4E属性也必然反映到情绪上, 使得情绪和情感也具有了具身、嵌入、延展和生成特征。情绪的生成理论为了解情绪, 进而理解意识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情绪, 生成论, 意义建构, 具身认知
1 引言
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意识体验。在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许多心理学家对情绪作出了解释, 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情绪理论(Reisenzein, 2019)。其中,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和认知的情绪理论分别代表了情绪理论的对立两极: 詹姆斯?兰格的理论聚焦于情绪的生理成分, 情绪被视为身体变化的主观感受, 而认知理论则视情绪主要由特定情境的认知评估构成, 生理感受仅仅是认知评估的副产品。处于两极之间的还有其他一些折衷观点(Barlassina & Newen, 2014)。
此外, 尽管情绪理论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是情绪的研究者们仍然遭受着“笛卡尔式焦虑”的困扰。笛卡尔确立了“心物”或“心身”二元实在论。依照这种观点, 情绪和情感体验作为一种内部 “精神品质” 既与物质性的身体相区别, 也与外在客观世界相分离(O’Shiel, 2019)。无论是詹姆斯?兰格式的情绪身体感受理论, 还是与其对立的认知评估观点, 都主张情绪或情感发生于有机体的内部, “情绪、心境和动机状态(如欲望、需要、疲惫和疼痛等), 皆被视为有机体的一种状态, 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中。学者们可能在什么成分构成了情感状态方面存在分歧, 但是无论它包括了什么成分, 通常情况下, 这些状态或过程都依然处于有机体内部” (Colombetti, 2017 p.445), 人际世界和环境成分似乎在情绪和情感的形成中扮演着微乎其微的角色, 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近年来, 情绪的生成取向(enactive approach)开始崭露头角(Glas, 20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4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