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22年第12期
编号:568775
灾后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的共存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22年12月7日 心理学报 2022年第12期
网络版,雅安,汶川,1引言,2方法,1被试与程序,2研究工具,3数据分析,4中心性估计,5无向网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检验,6子网络探寻,7网络比较,8共同方法偏差检验,3结果,1描述性统计与样本间的差异检验,2全症
     王文超 原 昊2, 伍新春

    灾后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状的共存模式

    王文超1原 昊2,1伍新春1

    (1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心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00875) (2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 广东 深圳 518118)

    为揭示灾后中小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在症状层面的共存模式, 本研究分别在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1年后, 对灾区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并基于高斯图形模型和贝叶斯爬山算法构建了二者的共存症状网络。结果发现, 在的框架下, PTSD和抑郁的重叠症状以及情绪麻木症状在二者的共存网络中起到了桥接作用; 子网络探测结果与划分的症状边界不同, PTSD中的闯入性症状和回避性症状是其区别于抑郁的特异性症状, 且多为闯入性症状激发回避性症状; 在二者的共存模式中, 多为抑郁症状激发PTSD症状。上述结果在汶川和雅安两个样本中均得到了交叉验证, 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抑郁, 网络分析, 中小学生

    1 引言

    精神障碍症状会给个体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若这些症状从属于不同类别的精神障碍,即出现了共存现象, 问题则会更加严重。在这种情况下, 个体需要更长时程的干预和更为专业的治疗, 但往往依从性较差, 治疗效果不佳(Flory & Yehuda, 2015)。经历创伤事件会大幅增加个体出现精神障碍症状的概率(Foa et al., 2006); 中小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 在面对创伤事件时缺乏足够的应对策略,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几率较高(Tang et al., 2018)。对遭受了重大自然灾难的中小学生而言,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和抑郁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精神障碍, 二者的症状往往相伴而生, 具有较高的共存检出率(Eksi et al., 2007)。汶川地震后, 对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发现, PTSD和抑郁的共存检出率约在8.7%至11.2%之间(Chen et al., 2017; Fan et al 2011; Ying et al 2013); 另有研究者在雅安地震3年后对灾区5563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 发现二者的共存检出率约为6.5% (Tang et al., 2018); 国外的研究也发现, 在海地地震2年后, 灾区872名中小学生PTSD和抑郁的共存检出率高达22.25% (Cénat & Derivois, 201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