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圆内方:中国人人际关系性的潜在剖面结构及其适应性*
传统性,1引言,1儒家君子人格与外圆内方,2人际关系性与外圆内方,3关于传统人格的现代社会适应性问题,4本研究的目的,2研究1:中国人常模样本人际关系性的潜在剖面结构,1目的,2方法,3结果,4小结,3研究
周明洁 李府桂 穆蔚琦 范为桥 张建新 张妙清外圆内方:中国人人际关系性的潜在剖面结构及其适应性*
周明洁1,2李府桂1,2穆蔚琦1,2范为桥3张建新1,2张妙清4
(1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北京 100049)(3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 上海 200234) (4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 999077)
为进一步挖掘中国人人际关系性人格特质的内涵, 研究1采用“个体中心”的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1911名CPAI-2中国人的常模样本在人际关系性上的表现进行整体揭示。同时, 为比较中西方人际关系性的不同, 研究2探讨了非华人群体人际关系性的潜在剖面结构。研究3进一步在2580名大学生群体中验证中国人人际关系性上的外圆内方的潜在剖面结构, 并探讨人际关系性的亚型以及哪种亚型的人在现代社会更具适应性。中国人群体的研究结果均呈现四分类模型, 但这一分类模型并没有在西方样本中复现出来, 并且研究3发现中国人群体中外圆内方的亚群体最具适应性。研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进行相关讨论, 为当代中国人辩证统一的“外圆内方”的文化特异性的行为模式提供历史阐释及其当代生活适应性的证据。
人格, 人际关系性, 外圆内方, 潜在剖面分析
1 引言
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一名词, 但存在着与“人格”相关联的观念。在传统文化中, 人格具有两种相递进的含义:“一是指人所具有的独特品格, 使人与兽区别开来; 一是指人的品性所呈现的价值等级, 它使人与人区别开来” (葛鲁嘉, 1995)。在被视为正统而主流的儒家的理想人格中, 更强调于后者, 也就是人的品性(道德)含义(戴桂斌, 1999)。晚清以来, 中西方的很多学者基于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对中国人行为的观察, 对中国人的性格进行过大量的描述, 如美国传教士A. H. Smith的《中国人的气质》(或译《中国人的性格》) (Smith, 1890/2007), 林语堂的《中国人》(Lin, 1935/1988)等。这些著述不约而同地论述了中国人性格的双重性, 即一方面揭示中国人民族性中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特性, 另一方面也凸显中华民族性中有利于融入现代文明的部分特性。近20年来, 随着现代人格心理学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 我国人格心理学家不断地发掘与发现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及其内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大七人格(崔红, 王登峰, 2003)、自立人格(夏凌翔, 黄希庭, 2006, 2008)、善恶人格(焦丽颖等, 2019)、厚黑人格(汤舒俊, 郭永玉, 2015)、中国人的大六人格(Cheung et al., 1996)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