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听觉阈下启动效应:来自听觉掩蔽启动范式的证据*
压缩率,语素,1引言,2实验1:听觉通道汉语双字词的阈下加工水平,1方法,2结果,3讨论,3实验2:启动,目标发音者性别一致性对汉语听觉阈下启动效应的影响,4实验3:启动和目标的ISI对汉语听觉阈下启动效应的
姜路遥 李兵兵汉语听觉阈下启动效应:来自听觉掩蔽启动范式的证据*
姜路遥1,2李兵兵1
(1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徐州 221116) (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南京 210097)
使用汉语双字词为实验材料, 采用听觉掩蔽启动范式, 通过3个实验考察汉语听觉阈下启动效应。结果发现, 真词的听觉阈下重复启动效应显著, 并且听觉阈下重复启动效应不受启动、目标发音者性别一致性的影响。但真词的阈下语音、语素和语义启动效应及假词的阈下重复和首字启动效应都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 听觉通道阈下呈现的汉语双字词的词汇水平信息可以得到无意识加工。汉语双字词的听觉阈下启动效应可能是基于启动词整词表征的无意识激活。
双字词, 听觉掩蔽启动范式, 阈下启动效应, 无意识加工
1 引言
阈下启动效应是指阈下呈现的启动刺激对随后出现的与之相关的目标刺激在认知加工上的促进作用(Elgendi et al., 2018; 马利军, 张积家, 2011; 王沛, 鲁春晓, 2005)。由于启动刺激处于阈下水平, 阈下启动效应反映了对启动刺激的无意识加工(宋娟, 吕勇, 2015)。掩蔽启动范式是阈下启动研究最常用的范式之一。掩蔽启动范式一般是在阈上呈现的目标刺激前短暂的呈现被掩蔽的启动刺激(一般小于50 ms)。阈下启动刺激的加工水平可以通过其对目标刺激的认知加工的影响来推断(Kouider & Dehaene, 2007)。例如, 如果启动刺激促进了语义相关的目标刺激的语义加工, 则说明阈下启动刺激的语义信息可以得到无意识加工(Kiefer, 2002; Kouider & Dehaene, 2007)。
重复启动是阈下启动研究最常用的启动类型(如Ferrand, 1996; Forster & Davis, 1984)。重复启动中, 相关条件的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完全相同(如: 契约—契约); 不相关条件的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不同且不存在语音、语素、语义等关联(如: 海洋—契约)。由于相关条件和不相关条件启动、目标刺激间的关系在形、音、义上都存在差异, 所以单凭重复启动效应的结果很难揭示阈下启动效应的机制, 例如阈下启动效应是基于对启动词的语音表征还是语义表征的激活。因此, 研究者通过改变启动、目标词之间的关系, 比较语音、语素、语义等类型的启动效应以考察阈下启动效应的机制。语音启动中, 相关条件的启动词与目标词仅有部分语音相同(如: 红旗—洪水)。显著的阈下语音启动效应意味着启动、目标共享的语音信息的无意识激活影响了目标词的加工(如Ferrand & Grainger, 1992; Shen & Forster, 199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0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