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23年第4期
编号:569035
多巴胺系统多基因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U型关系: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23年4月10日 心理学报 2023年第4期
1引言,1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攻击,2多巴胺系统多基因的联合效应,3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4本研究问题与假设,2研究方法,1被试,2研究程序与研究工具,3数据处理与分析,3结果,1描述统计结果
     林小楠 曹衍淼 张文新 纪林芹

    多巴胺系统多基因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U型关系: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

    林小楠 曹衍淼 张文新 纪林芹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山东省学生发展与心理健康研究院, 济南 250014)

    多巴胺活性与攻击相关的脑功能活动呈倒U型关系。本研究对1044名汉族青少年(初次测评时M = 13.32 ± 0.49岁, 50.2%女生)的攻击行为进行间隔一年的两次测评, 采用多基因累积分范式考察多巴胺系统的多基因功能积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以及母亲消极教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多巴胺系统多基因累积分二次项与母亲消极教养交互影响两个时间点的青少年攻击行为:在较高母亲消极教养条件下, 携带较多或较少低多巴胺活性相关等位基因的青少年表现出高水平的攻击行为, 呈U型关系; 在较低母亲消极教养条件下, 多基因累积分二次项与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关系不显著。本研究为多巴胺系统基因的联合效应与母亲消极教养调节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基因作用机制提供证据。

    攻击行为, 母亲消极教养, 多巴胺系统, 多基因累积分, U型关系

    1 引言

    攻击是个体有意对他人身体或心理进行伤害的行为(Crick & Grotpeter, 1995), 7.48% ~ 24.3%的中国青少年具有较为严重的攻击或暴力行为(Wang et al., 2012; Yu et al., 2021)。青少年攻击行为不仅导致其学业失败、增加其罹患精神病风险和暴力犯罪行为, 还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精神卫生医疗负担(Ansary et al., 2017; Estévez et al., 2018)。由于攻击行为的普遍性与危害性, 研究者从遗传因素和家庭教养方面探索攻击行为发生的基因?环境作用机制, 尝试提出个体化的攻击行为家庭预防方案。

    1.1 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攻击

    多巴胺系统基因参与情绪调控、执行控制以及动机过程(Gatzke-Kopp, 2011; Nikolova et al., 2011; Tielbeek et al., 2018; Vrantsidis et al., 2021), 与个体的攻击行为密切相关(Albaugh et al., 2010; van Goozen et al., 2016; Zhang et al., 2016)。然而, 现有关于多巴胺系统基因与攻击行为间关联的分子遗传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部分研究显示, 与低多巴胺活性相关基因型与攻击行为的增加相关联(Hygen et al., 2015; Jones et al., 2001; van Goozen et al., 201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