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学报》 > 2023年第5期
编号:569020
亲子关系、感觉加工敏感性与COMT Val158Met多态性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23年5月8日 心理学报 2023年第5期
基因型,1问题提出,2方法,1被试,2工具,3基因检测,4数据处理与分析,3结果,1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2亲子关系,SPS和COMTVal158Met多态性对亲社会
     刘倩文 王振宏

    亲子关系、感觉加工敏感性与Val158Met多态性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

    刘倩文 王振宏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健康研究中心, 西安 710062)

    基于个体多重敏感性因素与环境交互的视角, 本研究探讨了亲子关系、感觉加工敏感性(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SPS)与Val158Met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以507名学前儿童为被试(年龄= 4.83岁,= 0.90岁), 分别采用父母报告的亲子关系量表、高敏感儿童量表、长处与困难问卷中的亲社会分问卷测量了亲子关系、儿童的SPS和亲社会行为, 采集唾液样本进行基因位点的分型。研究结果发现, 亲子冲突、SPS与Val158Met多态性的三重交互作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显著。在携带Val/Val基因型的儿童中, 高SPS儿童比低SPS儿童在低亲子冲突条件下表现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但在高亲子冲突条件下表现更少的亲社会行为; 在携带Met等位基因的儿童中, 亲子冲突与SPS的交互作用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具有高气质敏感性和高基因敏感性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更容易受到亲子冲突的影响, 这为深入理解个体多重敏感性因素与家庭环境交互影响儿童发展提供了证据。

    亲子关系, 感觉加工敏感性,基因, 学前儿童, 亲社会行为, 个体?环境交互

    1 问题提出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自发地对他人表达关心和共情, 并做出有益于他人的行为(Eisenberg et al., 2015)。亲社会行为在儿童发展早期就已经出现, 在学前期快速发展, 并出现个体差异(Eisenberg & Miller, 1987)。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化和适应性的重要表现, 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Eisenberg et al., 2015; Flouri & Sarmadi, 2016)。

    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与发展受遗传、生理、心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Brett et al., 2020; Knafo et al., 2011; Zhang & Wang, 2020)。个体?环境交互作用理论认为, 儿童发展包括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Knafo & Plomin, 2006)。素质?压力模型(Diathesis-Stress Model; Monroe & Simons, 1991)、差别易感性模型(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Model, Belsky & Pluess, 2009)、优势敏感性模型(Vantage Sensitivity Model, Pluess & Belsky, 2013)以及感觉加工敏感性模型(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Model, Aron et al., 2012)等儿童发展的个体?环境交互作用模型认为不同儿童对环境刺激的感知加工能力与反应性不同, 即环境敏感性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