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美与痛
摘 要:《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代表作品,历来以抒写了诗意的的成长而备受推崇。文章在这些成长故事之下发现了作者的成长哲学——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形而上意义的追求。在这两种哲学意识关照下,他的作品除了给我们以情感的慰藉之外,更启发我们对生命进行严肃的思考。关键词:曹文轩;成长;悲悯情怀;哲学意义;
一
《草房子》是曹文轩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1997年面世以来,历久弥新,10年来畅销不断,各种版本至今已印了60余次,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因为因为它里面有一个真实而美丽的永恒主题——成长。书中的成长总是美丽与痛苦的胶合体,期间有童年生活的简单温馨,青春世界的纯净自然,也有在成长的蜕变中撕心裂肺的痛苦和不断寻找自我的迷茫。但不管是美还是苦痛,掩藏在着复杂成长背后的是作者鲜明的成长哲学——悲悯意识和形而上的意义追求。
悲悯意识是曹文轩一直坚持的,他说“悲悯情怀(或叫悲悯精神)是文学的一个古老的命题。我以为,任何一个古老的命题——如果的确能称得上古老的话,它肯定也是一个永恒的问题。”1因此他在书写少年成长中所面对各种形式的苦难,习惯以悲悯的古典温情、哀而不伤的笔调,淡淡地叙说着坚忍不拔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历程。另外他试图在古典形态的作品中完成对存在的终极追问,以古典的悲悯救赎情感淡漠的现代社会。
二
曹文轩将悲悯情怀带入成长小说的创作的母题中,可以说真正发现了成长小说应有的品质。在他看来,具备成为经典可能性的作品,三个纬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具有道义感;第二,文学应该具有审美功能;其三,就是悲悯情怀。其中悲悯情怀是他最为关注的,他认为“悲悯情怀是文学存在的理由”,“这是正当文学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情怀,也是以上两点的底色”2。因此在他的作品里,悲悯情怀不仅仅照耀到那些善良温和的主人公身上,也照耀到那些遭受歧视与冷落的卑微个体身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2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