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cs软件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CT图像中的测量与应用(3)
第1页 |
参见附件。
术后3个月拍摄仰头位照片,观察软组织复位即面部外形情况。
2 结果
2.1 复位效果评价
20例患者术前术后测量项目的比较见表1、2。从表1可见,颧骨复合体骨折时,颧骨体骨折块多向后、向内移位。从表2可见,所测角度中,颧弓突点水平角骨折时变化最大,颧骨额突下角变化最小。术后患侧与健侧比较,骨折段移位距离差值减少至2 mm以内,角度差值减少至1°以内。20例患者的复位均达到三维对称,开口及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效果满意。
健侧的颧弓突点水平角和颧突点水平角数据呈正态分布,分别为138.50°±1.15°和132.72°±0.89°;但是颧骨额突下角变异大,手术指导意义不如前两者。
2.2 术后面部外形
术后3个月复查,19例患者面部两侧对称,1例患者患侧面中份稍宽,考虑为软组织增厚所致。
3 讨论
3.1 测量定点的选择
颧骨复合体骨折畸形的主要原因是颧骨外形高点移位、颧弓弧度改变导致的颧骨、颧弓外形突度丧失。手术是对颧骨、颧弓外形突点进行恢复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在三维图像上,选择oz、fmo、zm与mp的距离反映颧骨内外、上下移位的情况,tp与mp的距离、Ms与zm的距离反映颧骨和颧骨下缘前后移位的情况,颧弓突点水平角、颧突点水平角反映面部水平宽度改变情况,颧骨额突下角反映颧骨颧弓的空间位置关系。这种测量方式近似于解剖测量,具有准确、直观的优点。目前尚未见到关于颧骨复合体角度测量的相关报道。在本研究中健侧颧弓突点水平角和颧突点水平角的数据呈正态分布,分别为138.50°±1.15°和132.72°±0.89°,但是颧骨额突下角变异大。距离加上角度的测量更符合人体解剖测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