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抗体制备(3)
第1页 |
参见附件。
3 讨论
为了获取大量高纯度PAc,最大限度地提高rPAc可溶性表达量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可溶性表达的优点为纯化步骤简单,蛋白获得率较高,对蛋白活性影响小。对本研究来讲,能否仅通过优化各种已知的影响原核表达系统的相关因素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是首先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为此,本研究针对影响rPAc可溶性表达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
的探索[7]。
温度是影响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水平可溶性表达的重要因素。适合大肠杆菌生长的温度为37~39 ℃,在此温度下表达外源蛋白极易生成包涵体。较低的生长温度能降低蛋白质合成的速率,使新合成的蛋白质有更充分的时间折叠,减少蛋白折叠中间体之间错误的相互作用,使得正确折叠的蛋白增加,有效地增加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8];但培养
温度也有一个下限,一般为8~10 ℃,在此温度以下,大肠杆菌将停止生长,蛋白也基本停止表达[9]。本实
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在18~37 ℃温度梯度下,诱导温度为30 ℃时,rPAc可溶性表达量达到最大。IPTG是一种有效的乳糖操纵子诱导剂,可竞争性地与阻遏蛋白结合,开放目标蛋白基因,使其得以转录[10]。本
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IPTG进行诱导,结果显示:随着IPTG浓度的升高,rPAc可溶性表达量逐渐增加,但当IPTG浓度在1.0 mmol·L-1以上时,rPAc可溶性表达量不再发生明显改变。这是因为当加入的IPTG量足以封闭所有阻遏蛋白位点时,其浓度即为理论上的最佳浓度。IPTG浓度过高可能会影响到细菌的生长,过低会因为浓度达不到与阻遏蛋白结合的饱和浓度而影响目标蛋白的表达。故以1.0 mmol·L-1为最佳IPTG浓度,该浓度不仅可以提高可溶性rPAc的表达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