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中的咬合接触问题(2)
第1页 |
参见附件。
主要表现为假性囊肿样改变,以及髁突表面不光滑、纤维粘连等[22];SD大鼠的退变髁突软骨出现明显均质样变、大量软骨细胞凋亡,退变累及髁突后方乃至关节盘后附着区域,且表现出明显雌性优势[23-29]。笔者分别采用光弹实验以及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方
法证实了其异常生物力机制的作用[30-31]。
3 影响正常咬合接触的不良修复表现
常见的不良修复表现主要有:1)曲线异常,多见于对伸长的对颌牙预备不足的情况(图5);2)缺牙
邻牙倾斜程度过大,未行矫正便予以修复;3)基牙预备不足,修复后的牙体积过大,与对颌牙的覆覆盖关系异常,例如呈对刃关系(图6);4)前牙不良
修复,例如:上颌侧切牙舌侧位,为改善美观效果,在舌侧位的侧切牙唇侧增加一修复体,使之与邻牙排齐,但同时在天然牙-修复体之间形成了侧切牙“牙窝”,闭口时下颌切牙咬在这个“牙窝”内,完全改变了前牙的咬合接触关系,影响下颌的自如运动。5)基板、支托等固位装置过高。6)面形态简单,缺少牙窝等必要的解剖结构(图7)。
箭头示曲线突兀部位,并与对颌牙有非轴向咬合接触。
图 5 个别后牙缺失修复时前期预备不足,未消除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的渐进性咬合紊乱
Fig 5 Prosthodontic treatment for the lost single posterior tooth
without correction of the inclined neighbor teeth and hyper-
erupted opposing tooth that formed gradually disordered oc-
clusion
4 修复治疗中建立正常咬合接触关系的要点
咬合是一个个体差异非常大的解剖要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