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14年第5期
编号:12812863
下颌下腺阳性结石的锥形束CT诊断(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游梦 许来青 姜曚 李娜 刘媛媛 王虎
第1页

    参见附件。

     3 讨论

    下颌下腺涎石病的发病率较高,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人多见。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常常阻塞唾液排出,继发感染引起腺体急性或慢性炎症。本研究中男女比例为4∶3,平均年龄为37.67岁,与流行病学的研究资料基本符合。

    下颌下腺结石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为X线平片,常为下颌横断咬合片,表现为多个或单个沿导管走行分布的类圆形或长柱形高密度影像[7]。由于投照角度的影响,结石的位置、大小等会发生一定的改变而造成误差,且对多发结石有一定的漏检率。通常咬合片的大小为60 mm×80 mm,拍摄时须放入患者口腔中,并尽量向后放置以尽可能多地显示口底的情况,以减少漏诊的发生,因此常常造成患者的不适,甚至难以配合。相较而言,CBCT能提供整个口底软硬组织甚至整个颌面部的三维影像资料,且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对于结石数量、大小、形态、位置能提供更加精确的信息,避免因照射范围不足而引起的漏诊[5]。在本研究中,22例患者存在多发结石,其中4例患者同时发生在左右两侧,结石之间的最大距离接近60 mm,等于咬合片短径的大小,而发生在磨牙及磨牙后区的结石数量超过50%,由此可见,诊断下颌下腺结石时,咬合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结石的形态各异,在X线平片上可以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以及长条形等形状[8]。通过对CBCT影像上结石的分析,笔者进一步将结石分为点状、类圆形、椭圆形、长条形以及不规则形5种类型,其中类圆形及椭圆形较多,长条形及不规则形相对较少。有研究[9]认为,结石的形态以及大小与结石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表现为前部结石多为类圆形或长条形,体积较小,后部结石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本组资料的分析结果并未发现结石形态与位置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结石位置越靠后,其大小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在水平x轴上此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在第三磨牙及磨牙后区的位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