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演化逻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有限解决既定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但是却无力解决资本的积累问题,能保证静态效率但无法保证动态效率。能提高微观经济效率,但无法保障宏观经济平衡。中国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就处于这种状况。1992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通知》;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稳定金融形势;12月国务院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和改革金融体制的决定;都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存在和严重。(二)私有制:产权制度自然演化所趋向的均衡状态
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成为长期稳定存在的制度状态?关键的问题是公有制市场经济比私有制市场经济在长期中更有效率吗?产权制度的自然演化将走向何种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是否值得追求?
公有制市场经济中,虽然人们缺乏为全社会积累物质资本的热情,但资金却不断地在个人手中积聚起来。这种积聚是导致公有产权制度逐步向私有产权制度演化的基本因素。个人资金不断积聚原因有三:(1)刺激性的报酬制度,使资金在一般职工手上集聚。(2)公有企业实施承包、租赁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