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引出的流通命题及其思考
通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由此衍生的结论是,流通组织的演化和创新本质上是众多生产者、商业者与消费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流通制度创新、流通技术创新和流通组织创新,传递了消费者的偏好信息以及生产者的产品信息,有效地协调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矛盾以及生产之间的社会分工。根据经济思想史,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19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要素的方法,并把社会再生产分为互为媒介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马克思的这种动态分析的方法,克服了四要素分析法这种静态分析所带来的弊病,全面把握了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及其实现形式,揭示了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性。因此,分析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必须联系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运动,将其放在“生产一流通一消费”这一动态的总体关系中去考察。生产专业化和消费多样化的矛盾运动,形成了丰富的流通发展实践,而其背后必然蕴涵着一些尚待揭示的经济规律。一方面,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的单一性无法很好地适应消费的多样性。这意味着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流通承载着协调生产和消费、实现产品价值的使命。随着交易效率的提高,劳动分工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加,从而生产单一性和消费多样性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生产集中化和消费分散化也是生产和消费矛盾加深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城市化进程中体现得尤为显著。生产和消费矛盾的加深,强化了流通过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甚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