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理论引出的流通命题及其思考
提高到促进分工协调的理论高度上,而这需要以产品的市场实现为基本前提。产品的市场实现需要两个更为基本的条件:一是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二是发达的流通体系。从实践来看,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历史的眼光看,当时国家提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弊端也显现出来:扭曲了微观经济环境,导致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过重,影响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自生能力的形成。与此同时,该战略也造成了城乡分割、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无法形成发达的流通体系,从而无法通过产品和要素的自由流通实现社会分工的协调。企业在社会分工结构严重失衡的系统中无法在企业内部实现劳动分工协调,造成了企业无法形成自生能力。从这个视角看,国有企业改革除了要剥离政策性负担之外,更为重要是塑造一个健全的制度环境和构建一个发达的现代商品和要素的流通体系。四、开放条件下国际贸易理论与流通命题研究的拓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生产的分工跨越国界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将世界经济连成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Feenstra[~2]认为贸易的一体化、生产的非一体化是开放条件下一种典型的经济特征。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生产技术水平和品牌和服务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价值链底端。因此,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动。与此同时,贸易理论也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新贸易理论。贯穿始终的是比较优势的来源、动态性和内生机制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6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