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商业经济与管理》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90452
防御性思维与行为惰性视角析企业失败成因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3日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9年第7期
     三、战略决策者的行为惰性

    (一)行为惰性的概念

    战略决策者的行为惰性是他们在惯性意识和防御性思维模式下的行为表现。行为惰性指的是,人们不断追求成功,并且不断肯定自己成功结果及取得成功的做法,这种对成功结果及其做法的追求和肯定伴随着形成只会用历史上的成功方法应对未来事件的惰性行为[7]。成功逻辑使得个人或企业更多依赖历史而非专注未来。尽管那些市场领导者很少以不变应万变,但是他们常常采取“试对法”过于遵循企业内部的风俗、习惯和惯例。该思维模式支配下的个人常常凡事尽可能走捷径,停止向成功做法提出问题和挑战,考虑问题只从是否利于维护自己“权威”出发,而不再以正确与否为依据。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他记住了答案却忘记了问题。

    (二)行为惰性的基本形态

    尽管战略决策者的行为惰性风险很大,但是未必会给企业带来致命伤害。由于企业所面临的任务和环境性质(包括任务的连续性以及环境的复杂性和动荡性)不同,行为惰性可能表现为积极的(Positive)和消极行的(Negative)两种形态。积极行为惰性意味着,在任务和环境处于稳定或者缓慢量变状态之中,新问题与老问题本质上没有差异,套用以往成功做法往往意味着高效率,此时采用更多创新思维往往意味着放慢解决问题的速度、增加解决问题的成本以及过早结束成功做法本来还有效的生命周期,从而投入过多智力资源和降低任务完成质量。消极行为惰性意味着,在突变来临之时,战略决策者对历史成功经验的自信变得盲目,从而忽视本质上全新的环境特质以及出现危机的征兆,依然把支撑过去成功的方法看作也会支撑今天和未来的辉煌,待到真正认识到质变的到来,也难以摆脱对历史轨迹的依赖,这往往意味着组织灾难的到来,而且质变越剧烈,行为惰性的消极作用越严重[3]48,这才是一些学者所提到的组织绝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