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视角转变:从生产到流通
国内学术界也就此提出了多种政策建议:例如通过计算YEM(进口收入弹性)得出中美各自出口产品差价较大的结论,提出应当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价值构成;通过区分出口退税政策的正面与负面效应,提出应当建立动态的出口退税评估与监控机制,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来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升级;通过对外贸依存度与外贸贡献率之间的不一致来指出贸易增长方式升级的必然性,认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但一方面要注重与当地市场经济的联系,一方面要力求向产业链高端的综合服务方向发展;通过对贸易增长理论的回顾,认为我国要在加大服务贸易比重和向知识与研发领域倾斜中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除以上研究之外,刘光溪(2006)还提出了“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观念转变”的建议,认为需要转变“出口比进口好、出口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可贸易品生产越多越好”、“进口高技术产品比进口初级产品好”、“以出口多少制成品来决定出口结构优劣”、“将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分割对立”的五种传统观点。在普遍基于微观商品的国内研究中,关于贸易观念转变的问题是较为宏观范畴的讨论,但从其具体内容来看,依然还是以微观层面贸易产品的升级、优化及变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三、传统研究视角下的共性及局限性
虽然由于经济模式、技术水平、制度安排、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区别,国内外学界在贸易增长方式的相关问题研究上分别选取了不同的研究对象——国外主要集中于宏观贸易政策研究,国内主要集中于微观贸易产品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