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理论界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体系稳定问题的更为广泛的关注。文章基于异质性视角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货币政策变量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具有时滞性,贷款利率提高有助于抑制银行风险,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银行更加冒险;不同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会做出异质反应,随着资本充足率的提高,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效果减弱。因此,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建立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和资本监管协调机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监管当局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宏观审慎;货币政策;风险承担行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9—0078—09
一、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范围内银行的兼并重组、政府接管甚至破产等现象频频出现,整个金融业遭受重创,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与政府部门等普遍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部分谴责落在货币政策上,认为持续的低利率刺激了资产价格泡沫和证券化信贷产品,导致银行不断提高杠杆率并累积风险,最终影响金融稳定,将中央银行纳入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已经成为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厘清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理对于当前我国关于金融稳定应该在货币政策制定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如何最好地整合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框架的讨论极为关键。
(责任编辑 毕开凤), 百拇医药(冯宗宪 陈伟平)
关键词:宏观审慎;货币政策;风险承担行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3)09—0078—09
一、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范围内银行的兼并重组、政府接管甚至破产等现象频频出现,整个金融业遭受重创,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与政府部门等普遍将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部分谴责落在货币政策上,认为持续的低利率刺激了资产价格泡沫和证券化信贷产品,导致银行不断提高杠杆率并累积风险,最终影响金融稳定,将中央银行纳入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已经成为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厘清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机理对于当前我国关于金融稳定应该在货币政策制定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如何最好地整合宏观审慎和货币政策框架的讨论极为关键。
(责任编辑 毕开凤), 百拇医药(冯宗宪 陈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