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6期
编号:95473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信人格的关系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
     心理健康各方面优于“低自信组”大学生。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焦虑、抑郁水平存在负相关;自信与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和恐怖等各项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毕重增等人的研究发现了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自信与健康之间均具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另一项研究结果也发现,自信诸维度与健康人格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不同健康人格得分组的大学生在自信诸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还有刘敏岚、李宁等2003年的研究通过对师范大学生的自信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索表明,心理健康与自信有非常密切的正相关;心理健康状况及抑郁、强迫症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自信水平;自信的整体水平及对工作前景的担忧又明显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另有答会明2000年的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与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广泛地存在相关关系,也即大学生较高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等。

    回归分析则表明,整体自信、社交自信、健康素质和动作身材变量对心理健康具有明显预测作用,并以整体自信变量的预测力最佳,四个变量可联合解释心理健康13.2%的变异量。关于整体自信对心理健康的最佳预测力,是由于与其他方面相比,整体自信是类化的自信,抽象程度较高、比较稳定,反映了个体长期维持的一种基准水平,但较为模糊,体现了个体对其个人能力等的整体认识与态度,是自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体现了系统的整合功能,具体包括个体对其自身能力、意志、性格、品德、特长等方面的总体认识与态度。而健康人格立足现实又高于现实人格,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反映了人们对人格构成要素的正确认识和平衡发展,整体自信恰恰满足了这方面的要求。
, 百拇医药
    通过进一步的路径分析揭示出整体自信、社交自信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和以整体自信为中介变量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身体自信、社交自信对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路径分析结果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说明,大学生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身体自信和整体自信是其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不同原因。此外,学业自信还可以影响、辐射社交自信,并进而影响整体自信,最终影响到个体的健康人格的养成。因此可以说自信是“动态”变化的,在一个领域中形成和稳固后,可向其他方面渗透和发展。这给我们当前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即学校和家庭应注重从小培养个体的自信人格,特别是注意在早期教育中帮助个体形成主导活动或主导领域的信心,并促使它向其他方向的“迁移”和“泛化”。例如,可否由对学业的自信泛化到对人际或其他方面的自信,由身体或社交自信迁移到学业自信并进而影响个体其他人格特质等问题将是当代教育亟待研究与解决的最现实课题和方向。总之,自信人格是个体对自我的正面肯定程度和积极应对的态度,具有向上积极的心理倾向,这种积极肯定自我和应对世界的态度不仅有助于心理健康,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自信这一人格特征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个体愈自信其心理健康水平愈高,但也应把握好“自信度”,过高过低对个体心理健康都不利。自信人格研究对培养个体积极心态、应对压力方式及压力管理、健康人格塑造、创业力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 百拇医药
    五、结论

    (一)大学生自信人格与心理健康相关显著。自信这一人格特征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影响,尤以整体自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明显预测力和显著影响力。

    (二)不同自信得分组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诸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均为“高自信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低自信组”大学生,增强个体自信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整体自信、社交自信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效应”;以整体自信为中介变量的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对心理健康有“间接效应”。自信是“动态”变化的,在一个领域中形成和稳固后,可向其他方向迁移和发展。

    , http://www.100md.com(车丽萍 庞连生 黄大伟 赵紫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