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5年第7期
编号:11033007
螳螂拳产生与形成的文化基础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1日 《中华武术》 2005年第7期
     对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人们往往漠然置之,似乎感觉自己熟知的事物本该如此而无庸置疑。试想一个拳种的源起为何以一种昆虫——螳螂冠名?面对这样简单的问题,恐咱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l若仅以此拳源,出手模仿螳螂捕蝉为解,也难以敷衍塞责。螳螂拳的产生尽管有它自身的偶然性,但其必然与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保持着无法割舍的密切联系。只有抓住螳螂拳产生的文化基础,才能够从根本上了解它、理解它、研究它和表现它。不然,我们将怎样像螳螂之形,、取螳螂之意呢?

    螳螂,古汉语亦作“螳曩”或“螗娘’。它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活动灵便,触角丝状,、胸部细长,翅膀两对,前脚如镰似斧。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食虫范围广泛,食量也较大,且凶猛好斗,同类之间也时常出现大吞小、雌食雄的相残现象。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记述螳螂的身姿和习性的,“螳螂,骧首奋臂,修颧大腹,二手四足,善缘而捷,以须代鼻,喜食人发,能翳叶捕蝉”。

    螳螂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别名。如西汉杨雄《方言》:“螳娘谓之髦,或谓之盯,或谓之芊芊。”晋郭璞注云:“沛鲁以南谓之螳曩,三河之域谓之螳娘,燕赵之际谓之食尤,齐杞以东谓之马谷。江东呼为石螂,又各龅肱。”又云:“兖豫间谓螳螂为巨斧。”巨斧,又作拒斧。《说文》亦云:螳螂“一名析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