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武术》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1505949
话说“含胸拔背”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日 《中华武术》 2007年第10期
     在武术的各种书刊中,诸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沉肩垂肘、松胸实腹、沉腰圆裆、气沉丹田等术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成为练拳人必背的口诀。然而,在练拳中,要真正懂得这些术语的理法,正确掌握要领,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领悟了,做到了,才算入了门。因为,这些术语是一代代大师反复实践、深刻领悟、细细琢磨的结晶,是一门门拳家不断总结、理性升华的精髓。不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就很难消化吸收。比如,关于身法的许多术语,是正确掌握姿与势的关键,只有深刻理解其含义,领会其要领,经过不断的演练,才能打好立身中正、上盘轻灵、中盘灵活、下盘稳实的基础,才能为腹式呼吸,气沉丹田等的训练提供必要的条件。这就要求练拳者读懂这些精句,多层面地理解这些精句,真正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本文就对含胸拔背的感悟、理解,谈一些粗浅的体会,敬请行家点拨指教。

    在众多的武术文章里,对“含胸拔背”的“含”字,有写“含”字的,也有写“涵”字的。正如沉肩垂肘一样,有写“垂”的,也有写“坠”的。就字而言,笔者认为都对。但细细领会,却各有千秋。就说“含”与“涵”吧,虽然现代汉语的“含”与“涵”在对”涵(含)蓄这个词的,写法上是通用的。而“含”与“涵”的表述,如果细忖一下,前者偏重于形体的感觉,后者则注重于意念的体悟。“含”,多为包含、含蓄、含劲,含合等意思;而“涵”是一种温文尔雅、圆润深沉的感觉,有包容、内涵,涵养、涵容,也有涵蓄之意。所以在含(涵)胸拔背中,“含”中有“涵”,“涵”中寓“含”。说到底,从外延的形似乃至内涵的神似,“含”与“涵”,都有其深刻的哲理。
, 百拇医药
    含胸拔背,由含胸与拔背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体组成,是一对阴阳平衡的共同体。胸要含,背要拔,就要解决阴阳、虚实、刚柔、松沉、形。神、意之间的辩证关系,使之实现含胸与拔背的和谐、自然、完美的统一。

    含胸首先是对沉肩垂肘而言,“沉”是另一种概念的“松”,是一种沉下去的“松塌”,而“垂”则是一种手臂拉长感的“松垂”,只有这种“松沉”和“松垂”,才能使肩关节拉松和拉长,从而达到肩、手臂,手腕、肘组合的松沉浑圆状态,实现由形体与姿势所组成的“松沉”的含胸。二是一种意念感受而虚拟的含胸,可以想象双手捧一个大气球怀抱在胸前,联想一种有容乃大的气魄和感觉,在这种意念的导引下,把胸襟的开阔度和胸怀的袒荡度都包容在其中。这样胸就不会凹,心胸就会自然松柔,松柔才能平坦,而这种平坦是为实现拔背服务的,是拔背的基础。可见含胸对拔背的重要。

    拔背,首先要读懂一个“拔”字。如何全面深刻地去理解、去意会、去感悟一个“拔”字,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究竟如何去拔?怎样去拔?用什么方法去拔?首先从力的角度去认识。拔者,拉也,引也,提也,吊也,悬也。拉也好,提也是,这只是一种力的形态而已,比较容易理解,而怎样来拔,那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力可以达到的问题。从拔背这个词的整体上来说,既有通过力实现的外形状态,更有内在的各种动力。有人说拔背,就是背向上拱,有人说背上一只锅,这“拱”与“锅”,是一种形态,弄不好落一个驼背之嫌。
, http://www.100md.com
    含胸拔背究竟何谓之?笔者认为含胸拔背的反面是挺胸凸肚。拔者,主要是意欲向上的作用力。而这种力,不是单纯地来自背部,而是来自根基,是从足根基向上的一种拔力。就是说,欲上者先下,欲下者先上。向下者,就是来自沉肩垂肘、沉腰松胯、心气下降、松胸实腹以及下肢等各方面整体力的传递。这个力,是一种暗藏着的内顶力。“顶力”是一种不同概念的力,是由意念催生的一种内在之力,一种内劲之力,一种反射之力。所以,这种内在的顶力,靠的是手臂下垂拉长的浑圆顶力;靠的是含胸对拔背的反射顶力;靠的是肋骨的收缩,腰脊的直竖和腰胯等的下沉所产生的上顶力;也靠的是丹田,这是由含胸拔背而气沉丹田,由气沉丹田而促使含胸拔背所产生的意力和意劲等,都成为拔背的拔力。甚至虚领顶劲也为拔背产生了一种虚灵的引力、拉力和悬吊力。所以,含胸拔背不是耸背,也不是驼背,更不提背,而是来自虚的、松的、顶的、引的,拉的、吊的、沉的各种各样的力。一句话,是辩证统一的、阴阳平衡的力的总和,实现含胸与拔背的总体效应,不让胸凹,也不使背驼,达到形似又神似的“含胸拔背”。

    在体感上,含胸拔背主要有以下诸因素构成。
, http://www.100md.com
    1 在外部体表,由腰背胸腹的督脉、任脉纵向构成的椭圆形抛物线,由手阳明经、手太阴经与胸、背贯通的横向抛物线相交于大椎穴而构成的形体,使腰椎平直,血气贯通,大、小周天顺畅的“含胸拔背”。

    2 在内部,由胸背两支阴阳抛物线构成的空间容量所产生的一种胀满感使气息下沉,丹田坚实的背部体感构成的“含胸拔背”。

    3 由内外诸因素构成的背部形态而产生的虚领顶劲体感,以足部至背部稳实的根基,使颈部产生向上引伸、悬吊状态,从而使脊柱平直贯通,濡浸全身的“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的第一关是沉肩垂肘,第二关则是沉腰松胯。而沉肩垂肘的这一关过不了,其他各关就无从谈起。据笔者观察,大凡武家,其双肩均成“八”字形浑圆下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长期刻苦磨练、感悟的结果。而肩不能松沉者,则为平、直、硬的“将军”肩。而在习武者中,这种“将军”肩大有人在。不解决这个问题,何言“含胸”,更谈不上“拔背”了。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含胸拔背随处可见。比如拉二胡者,其姿势是十足典型的含胸拔背。以含胸拔背的姿势与气息的配合来推弓拉弦,按音揉韵:指挥者,以含胸拔背的身法,通过手势和眼神,传递情感信息,时而含情脉脉,时而激越奔放,时而细流涓涓,时而大江翻腾,这情这意都来自含胸拔背,这是含胸拔背产生的魅力;歌唱者、吹奏者,靠的更是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妙法;书画家运笔走势亦是如此,甚至骑自得车、摩托车者乃至举重者的起势,无不是含胸拔背的见证。所以要读懂含胸拔背这句话,我们不但可以在练拳中去摸索、去领悟、去感觉、去意会,而且还可以从生活中去联想、去想象、去体会。一切真谛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更来源于用心。, http://www.100md.com(屠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