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家庭》 > 20102
编号:13780429
城市的节奏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现代家庭》 20102
     有个一心想到上海就业的内地女孩子,毫不掩饰自己对城市节奏的热衷:我喜欢上海的快节奏,有朝气,有活力,我不想一直生活在家乡的慢节奏中,她用音乐来形容两种节奏,内地就是阿炳的《二泉映月》,上海就是周杰伦的《双节棍》。

    就在大家附和着的当儿,有人冒出一句话来:内地和上海节奏不一样,谁都知道,可是内地和上海都是8小时工作制,一周双休;一样的24小时,上海的快节奏是从哪里快出来的?

    一样的24小时,却让人领受到完全不一样的快慢感觉。既然在工作时间找不到节奏的区别,说不定节奏差别是在业余时间,甚至就是在休闲时间、消遣时间。最直截了当的例子莫过于电和手机所代表着的两个时代了。在电时代,不太正确地说,一天24小时属于乡村计时,至于城市,就不止24小时,至少是26小时到28小时,城市的晚上凭着灯红酒绿,硬生生地将白天拉长了好几个小时,在乡村“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梦醒时分,城市还在挥霍着她过剩的精力。不夜城之所以不叫做不夜乡,就因为乡村晚上应该是静谧的,城市晚上应该是喧嚣的。城市里的人睡觉比乡村少,可以牵强地认定,城市一天的有效时间比乡村多。有效时间比农村多的真正含义是,城市里的生活吞噬着夜里的休息;有兴趣做一个农村和城市的用电比较,就会实实在在感觉出两者的区别。

    到了手机时代,一个快节奏的人,肯定也是一个手机常鸣的人,甚至在盥洗室的紧要之处,手机都不给主人半刻的歇息。而那些默默无闻的手机主人,因为只有本份的工作本份的过日子,所以买100元的充值卡,就可以打发很长一段时间。手机费高,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也一定多;手机需要对方的呼应,一呼应又会呼应出吃饭、唱歌、聚会、之类的正事闲事,而且多半就是闲事。24小时,就是在手机的连线中,反复地被做着减法。

    节奏常常就是自己挥霍出来的。自然,在精力旺盛的时候,挥霍也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乐趣。只有待晚上回到家里,横在床上的时候,24小时的减法已经减得差不多了,并没有比乡村多出一分一秒,于是更加觉得时不我待。

    节奏当然不全是在挥霍,不全是在闲事。当上海一群80后喊出“我要做好人”时,恰恰也是一种属于城市的节奏,精神的节奏,他们赋予好人好事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行为,他们学习烹饪,学习魔术,既是自己新节奏生活的需要,也是为社会服务做好事的资质。城市的节奏,在本期《上海80后说,我想做好人》一文中有全新的弹拨。, 百拇医药(马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