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外语教学》 > 2008年第4期
编号:408481
国际交流语用模型及其参数化例示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5日 《外语教学》 2008年第4期
国际交流语用模型及其参数化例示
国际交流语用模型及其参数化例示

     2.2 “CLISF”语用操作

    交流者一旦识别、确定了拟进入的分类语境,该识别结果即被存储在记忆里,并以此触发该分类语境模块中具体的“CLISF”语用操作。

    国际交流三分类语境的语言使用是三个“内嵌的”语用操作模块,每个模块里都分别包含了一整套的“CLISF”语用操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交流的语言使用实际上是在“语境三分”基础上的三个分类语境模块的“CLISF语用操作”。“CLISF”语用操作模块内的操作过程图示如下:

    上图中,每一个分类语境模块中都包含有一整套的“CLISF”语用操作。因此,只要某一分类语境模块被分类“语境识别”的信号所激活,该模块内嵌的“CLISF”语用操作便各司其职,完成各自的操作功能。

    现继续以例(1)说明交流者在识别和进入分类语境之后具体“CLISF”语用操作的情形。

    例(2) 当交流者在识别和认定拟进入的分类语境是“日常交际”之后,他就利用“日常交际”类语境模块中的“CLISF”语用操作指导其具体的语言使用:

    “C”的操作,指导该交流者意识到“日常交际”语境的正式程度较低,它的语用既自成一体又与其他两类相互联系,它能视该类语境因素的变化而动态地调节、转换到其他类型语境等等。

    “L”的操作,指导该交流者运用“日常交际”类语境的语言特点,如人际间的交流方式、日常性的话题内容、口语化的语体表达、及时性的信息反馈等。

    “I”的操作,指导该交流者的语言使用不仅接受语境的制约和补足,同时也要能动地运用语言编码和解码过程去影响和操纵语境因素、从而激活和重构新的语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