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外语教学》 > 2008年第4期
编号:408515
哲学解释学之于译品样态的预设与规约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1月5日 《外语教学》 2008年第4期
     可以说,理解的前结构、语言、时间间距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规定、影响着何以理解。对于文学翻译研究而言,理解的前结构等因素之于原文本解释的意义毋庸赘言;然而,倘若译语为某种具体语言,理解的前结构和理解与语言的同一性对译品的生成样态必将产生某种预设和规约作用。

    三、理解前结构对译文样态的预设

    以前见、成见为主要内容的理解前结构,体现了解释主体的先有知识和传统对理解本身的先在规约性,也蕴涵着理解对象与其传统之间的张力关系。对于文学翻译而言,既然翻译主体所具有的前有、前见是主体理解不言而喻的前结构,翻译主体对文本的理解,必然是从其所拥有的前见出发的一种意义筹划和预期。这种筹划既把文本与其历史融合在一起,也把译者与他者联结在一起:译者对翻译文本进行筹划和预期的过程,既是译者所具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融入文本的过程,也是文本在历史与当下的张力下向译者显现其意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翻译文本获得了向译者显示其意义的可能性;译者也获得了对原文本进行理解的可能性。

    就汉语译品情形来论。翻译主体的先有知识和传统主要体现在传统哲学、美学以及与其相应的思维方式等方面。道乃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范畴。玄学运动中,伴随着“有无”之辨,“道”通过援物比类和经验隐喻等方式由具象之器升格为抽象之道,在此进程中,中国传统哲学本体论呈现出以事物关系应然判断为前提,以修德养性价值判断为旨归,以求诚贵无本体预设为旨趣的理论品性。而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