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初期儿童的自我概念及影响因素(1)
[摘 要]目的:探讨青春初期不同年龄、性别和城乡儿童的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对整体自我概念的影响。方法:通过分层抽样,使用儿童自我概念量表测查533名8至13岁儿童,其中城市儿童477名,农村儿童56名。结果:(1)行为要素对于儿童的自我概念影响最大(β=0.343),合群、幸福和满足要素影响最小(β=0.171,0.107);(2)智力与学校表现的影响随年龄变化,12岁最高(β=0.304,0.358);(3)躯体外貌和属性、焦虑、智力与学校情况三个要素对于城乡儿童的自我概念影响不同。结论:随年龄、性别和城乡的不同,自我概念中不同的成分对儿童总体自我概念的影响也不同。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自我概念;横断面调查;青春初期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1-00800-04
对“自我”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James对“主我”和“宾我”的划分,其中,“宾我”的性质尤其受心理学家关注,但研究者常常以自我、自我概念、自我意识等不同的术语来指它,探讨人们如何思考和感觉他们自己。本文参照乔纳森.布朗等人的论述,以“自我概念”来表示人们思考自己的特定方式。
自James把自我概念分成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三个不同的部分以来,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结构层次和发展规律就一直是心理学家的研究焦点。国内外许多研究,不论对自我概念持单维还是多维观点,都发现自我概念整体及其不同要素随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呈逐渐分化的发展趋势,不同要素对不同个体的影响存在差异。从3、4、5岁几组儿童的自我描述中发现,行动是最重要的,其意义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儿童,特别是男孩,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感知和描述自己。麦圭尔和帕达沃等发现,在12岁小学生所作的随意性自我描述中,提到自己某项活动的地方位列第一,占全部列举事实的24%,而身体特征只占5%。李德显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各子维度发展不平衡。乐国安、崔芳等的研究,也支持不同年龄个体的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对于总体自我概念的影响存在差异的观点。青春期是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的身心变化剧烈、发展迅速,自我概念从波动向稳定过渡。对以后的人格、自我价值感、幸福感、心理健康等都具有重要影响。Marsh等对5至8岁的儿童研究发现,随年龄增长,儿童在不同领域里区分和评价自我概念中不同要素的能力逐渐发展和分化。然而上述研究缺少对青春初期儿童自我概念各要素对整体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方面影响的探讨,且主要以分类资料为主,采用的统计方法比较简单,结论多以频数、百分比等较为概括化的数据为指标,精确度和拟合度尚待提高。本研究采用标准化量表获得儿童自我概念中更具代表性的信息,以更精确的权重指标来探讨青春初期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儿童的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对整体自我概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南京市小学和中学各两所,按年级分层抽样,共发放问卷560份,获得小学三年级至初二年级477名学生的有效数据;在甘肃会宁一所农村小学,向四、五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67份,获得有效问卷56份。问卷均由研究者亲自带到学校,在班级内统一施测并回收,有效问卷共计533份,城市和农村样本的人口学资料见表1。
1.2 工具 儿童自我概念量表由Piers和Hat-ris编制,苏林雁于1994年将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引入中国,相继制定了湖南常模和中国城市常模。该量表包括六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含80个是否判断的项目,以第一人称表述,要求儿童判断各项描述与自身是否相符。高自我评价的项目和低自我评价的项目各占一半,量表总分在0至80之间,分数越高,反映自我意识水平越高。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方法 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和城乡儿童自我概念的差异比较
表2显示随年龄不同,儿童的智力和学校表现、躯体外貌与属性差异显著(F=5.837、5.647.P<0.01),幸福与满足得分也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的儿童,在行为、合群分量表和总分的得分上差异显著(P<0.01),其学校和智力表现也有显著差异(P<0.05);城乡的儿童在躯体外貌和属性上具有显著差异(P<0.01)。
进一步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13岁儿童在智力与学校表现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8岁和10岁的儿童(P
按不同年龄、性别、城乡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将各组在分量表上的归一化得分对总分的标准偏回归系数β作为各要素影响程度的指标,并按大小排列位次,见表2。表2显示行为在各年龄男女生的总体自我概念中的作用最大;焦虑在女生自我概念中的作用明显,在男生自我概念中的影响低于女生;8~13岁儿童的躯体外貌与属性,对总体自我概念的影响男生大于对女生;合群、幸福与满足在各年龄男女生的总体自我概念中影响偏小。行为在影响城乡儿童总体自我概念的六个因素中,都排在第一的位置,合群、幸福与满足都排在第五和第六位;城市儿童,排在第二至第四位的因素分别是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智力与学校情况;农村儿童中,则分别是焦虑、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排在二至四位。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性别和城乡儿童中,行为要素的影响都最大,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合群、幸福与满足在各年龄男女生的总体自我概念中,都保持着比较靠后的位次,合群倾向和幸福感是人格中相对比较稳定的部分,并且儿童的生活事件和交往群体比较简单,合群、幸福与满足的波动性较小,不会造成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很大的影响;智力与学校表现对于总体自我概念的作用在8至13岁的儿童中并不突出,但在12岁的男女生中位列第一,“因为这时学生经历了一次从小学向中学学习环境的转换过程”,在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上都, http://www.100md.com(王 珺 余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