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深入访谈探究自杀未遂者及其亲友对自杀未遂发生原因的看法(3)
定性分析繁琐、需要时间长,因此本研究仅针对树状编码“自杀过程”下的子编码“自杀原因”所包含的文字内容进行分析。
1.3.2 量化定性分析结果 用以下两种方法量化深入访谈中归纳出的不同种类原因在自杀行为发生中的相对重要性:A.比例法[12],即根据每种因素被作为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在全部访谈中的出现率高低来确定其相对重要性。也就是在每例访谈中,如果被访者认为该因素是该例自杀行为发生的一个原因,则赋值1,否则,赋值0。此方法的不足是未考虑各种原因在每个病例中的相对重要性不同以及导致每个病例自杀行为发生的原因数目不同。B.权重法[12],对于每个访谈,首先根据访谈内容,从被试的角度给出被试提到的每种具体原因的“相对重要性序位”,即根据其重要性大小进行排序,将被试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排序为1;然后计算每种具体原因的相对重要性=200 ′(被调查者报告的原因数目 - 该原因在本例所有原因中的相对重要性序位 + 0.5)/ 被调查者报告的原因数目的平方。若无法对某例各种原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或各种原因同等重要,则每种原因的相对重要性=100 / 被调查者报告的原因数目。权重法弥补了比例法的不足,此方法计算出的每种原因在每例中的相对重要性得分范围为0-100分,每例所有原因总的相对重要性得分为100;某一大类原因的相对重要性得分等于该类原因所包含的各种具体原因的相对重要性得分之和。
本研究有自杀未遂者和亲友两种深入访谈,可以分别计算出自杀未遂者和亲友对各种原因相对重要性的看法。也可以合并两种深入访谈结果评估每种原因在每例自杀未遂行为发生中总的相对重要性,具体方法如下:A.比例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