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重性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2)
Lee [2]研究说明了受试者对喜悦和悲伤识别的神经基础有区别,并进一步发现男性和女性情绪识别的神经基础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悲伤识别时更为明显。此项研究结果较早的证明了情绪识别神经基础的性别差异,提示在情绪研究中需注意性别的差异。Hofer[3]研究进一步发现与女性相比,男性在正性刺激下,右侧后扣带回、左壳核、左小脑激活显著,而负性刺激显著激活两侧的颞上回及小脑蚓。
因此本研究着眼于男性抑郁症患者动态面部表情识别的神经基础研究。
与正常对照相比,抑郁症患者识别喜悦情感时活动增加的脑区有右枕中回、左额中回、左顶下小叶(缘上回)、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研究发现,面部运动的感知会激活顶内沟[12、13],而想象运动能够激活一个包括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顶叶皮质及枕叶皮质等脑区的神经网络[14、15]。结果显示,明确识别动态喜悦表情时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想象运动相关脑区:顶叶和枕叶活动增加,提示患者可通过增加想象运动来获得该情绪性刺激所代表的情绪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前额皮质腹侧和背侧的不同区域在情绪状态的产生和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han等[16]的荟萃分析发现,前额皮质参与所有情绪的加工。Drevets[17]应用PET检测静息状态下抑郁症发作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的情况,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从左腹外侧额前皮质到内侧额前皮质表面的区域和杏仁核的脑血流量增加。而且在研究中发现只有抑郁发作期的患者有左侧额前皮质血流和葡萄糖代谢的增加,而缓解期则没有这种改变,从而认为左侧额前皮质血流增加是抑郁症的一种状态标志。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喜悦识别任务中,抑郁症患者显著激活左额中回以及左中央前回,提示患者在识别喜悦表情时额叶激活显著,结合Drevets研究结论,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的改变。
, 百拇医药
在喜悦表情识别中,正常对照较抑郁症较强激活左侧颞上回和颞中回及右额下回,表现为视皮质的激活显著,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18],在Keedwell [19]的研究中也发现颞叶的激活,提示该脑区参与表情情绪识别。
识别悲伤情感时抑郁症患者活动增加的脑区包括右额中回、左扣带回,右梭状回、右中央后回。研究发现在悲伤表情的识别中,抑郁症患者明显激活右额中回,进一步证实了前额皮质参与不同情绪加工的原有研究结论[16]。研究表明扣带回亦是情绪中枢之一,参与情感决定的整合和情感经历。Phan等[16]荟萃分析发现:扣带回可被悲伤情绪激活。Mayberg[20]应用负性情感激发试验对15例重症抑郁患者和13例正常健康对照进行PET研究,发现:在悲伤时,抑郁症患者扣带回膝下血流量增加,而随着抑郁症状的恢复,异常的血流反应逐渐恢复到正常,且抑郁症患者扣带回膝下血流量的改变和右背外侧额前皮质的活动显著负相关,从而得出结论:抑郁症患者悲伤时扣带回膝下血流量的改变与右侧额前皮质活动的相互作用可能发生在抑郁的急性和慢性病程,并且认为这些脑区功能的相互作用是专一性的,可能介导情绪和注意关系的平衡,这种边缘系统与皮层的相互作用的双向特征可能会提供抑郁症患者关于认知-病理改变-治疗的相互作用机制。本实验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在悲伤表情刺激下较正常对照显著激活左扣带回,但亦有研究发现扣带回不仅仅参与悲伤情绪加工,也参与喜悦情绪的加工[21],本研究喜悦表情的识别中未发现相似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亦发现在悲伤表情识别中,抑郁症患者梭状回较正常对照显著激活。既往有研究认为梭状回可能与识别同一类亚属间差异的想象水平有关,而与面孔感知无关,近期功能影像学研究发现梭状回参与面部运动加工[12]。因此,本研究发现的梭状回激活反映该脑区参与动态面部面孔运动特征的加工,而且该加工受注意调控。在悲伤表情的识别中,正常对照较抑郁症患者未发现明显的脑区激活,进一步验证了Beck的负性认知假说。
, 百拇医药
在以往的抑郁症情绪研究中,发现杏仁核及情感网络包括内侧前额叶、VACC、丘脑等脑区激活,在本研究中未发现相似结果,考虑原因可能是在本研究中,主要是识别动态面部表情,因为每一幅图时间较短,可能并未能引起受试者的情感体验,脑区主要由识别执行功能激活;同时,我们采用了动态面部表情视频,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情绪图片或情绪词,刺激材料的不同可能也会导致不同脑区的激活。
总之,结果提示抑郁症患者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表现为需要更多脑区参与情绪刺激的识别,特别在悲伤情绪的识别中,脑区激活显著,这与患者在临床所表现的负性认知及潜在的社会交际障碍相一致。本课题组将在后续研究中,采用对比研究来合理深入地探讨动静态面部表情所激活脑区的差异以及男女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神经基础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Beck A.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76.
, 百拇医药
2 Lee TM, Liu HL, Hoosain R,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neural correlates of recognition of happy and sad faces in humans assess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sci Lett, 2002 , 333(1):13-16.
3 Hofer A, Siedentopf CM, Ischebeck A,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cerebral activity during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 a functional MRI study. Neuroimage, 2006, 32(2):854-862.
4 汤 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0-223.
, http://www.100md.com
5 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 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8.
6 舒良.自评抑郁量表. 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
7 杜经纶,姚志剑,谢世平,等. 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的初步建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5):333-337.
8 Talairach J, Tournoux P. A Coplanar Stereotactic Atlas of the Human Brain. Thieme, Stuttgart, 1988.
9 Wechsler T, Kaiser S, Schmidt S , et al.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using synthesized facial muscle movements. J Pers Soc Psychol, 2000,78:105-119., 百拇医药(曹燕翔 姚志剑 谢世平 滕皋军 吴 婷 武 欣 杜经纶 刘海)
因此本研究着眼于男性抑郁症患者动态面部表情识别的神经基础研究。
与正常对照相比,抑郁症患者识别喜悦情感时活动增加的脑区有右枕中回、左额中回、左顶下小叶(缘上回)、左中央前回、左中央后回。研究发现,面部运动的感知会激活顶内沟[12、13],而想象运动能够激活一个包括初级运动区、辅助运动区、顶叶皮质及枕叶皮质等脑区的神经网络[14、15]。结果显示,明确识别动态喜悦表情时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想象运动相关脑区:顶叶和枕叶活动增加,提示患者可通过增加想象运动来获得该情绪性刺激所代表的情绪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前额皮质腹侧和背侧的不同区域在情绪状态的产生和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han等[16]的荟萃分析发现,前额皮质参与所有情绪的加工。Drevets[17]应用PET检测静息状态下抑郁症发作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脑血流量和葡萄糖代谢的情况,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从左腹外侧额前皮质到内侧额前皮质表面的区域和杏仁核的脑血流量增加。而且在研究中发现只有抑郁发作期的患者有左侧额前皮质血流和葡萄糖代谢的增加,而缓解期则没有这种改变,从而认为左侧额前皮质血流增加是抑郁症的一种状态标志。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喜悦识别任务中,抑郁症患者显著激活左额中回以及左中央前回,提示患者在识别喜悦表情时额叶激活显著,结合Drevets研究结论,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额叶的改变。
, 百拇医药
在喜悦表情识别中,正常对照较抑郁症较强激活左侧颞上回和颞中回及右额下回,表现为视皮质的激活显著,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18],在Keedwell [19]的研究中也发现颞叶的激活,提示该脑区参与表情情绪识别。
识别悲伤情感时抑郁症患者活动增加的脑区包括右额中回、左扣带回,右梭状回、右中央后回。研究发现在悲伤表情的识别中,抑郁症患者明显激活右额中回,进一步证实了前额皮质参与不同情绪加工的原有研究结论[16]。研究表明扣带回亦是情绪中枢之一,参与情感决定的整合和情感经历。Phan等[16]荟萃分析发现:扣带回可被悲伤情绪激活。Mayberg[20]应用负性情感激发试验对15例重症抑郁患者和13例正常健康对照进行PET研究,发现:在悲伤时,抑郁症患者扣带回膝下血流量增加,而随着抑郁症状的恢复,异常的血流反应逐渐恢复到正常,且抑郁症患者扣带回膝下血流量的改变和右背外侧额前皮质的活动显著负相关,从而得出结论:抑郁症患者悲伤时扣带回膝下血流量的改变与右侧额前皮质活动的相互作用可能发生在抑郁的急性和慢性病程,并且认为这些脑区功能的相互作用是专一性的,可能介导情绪和注意关系的平衡,这种边缘系统与皮层的相互作用的双向特征可能会提供抑郁症患者关于认知-病理改变-治疗的相互作用机制。本实验结果发现,抑郁症患者在悲伤表情刺激下较正常对照显著激活左扣带回,但亦有研究发现扣带回不仅仅参与悲伤情绪加工,也参与喜悦情绪的加工[21],本研究喜悦表情的识别中未发现相似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亦发现在悲伤表情识别中,抑郁症患者梭状回较正常对照显著激活。既往有研究认为梭状回可能与识别同一类亚属间差异的想象水平有关,而与面孔感知无关,近期功能影像学研究发现梭状回参与面部运动加工[12]。因此,本研究发现的梭状回激活反映该脑区参与动态面部面孔运动特征的加工,而且该加工受注意调控。在悲伤表情的识别中,正常对照较抑郁症患者未发现明显的脑区激活,进一步验证了Beck的负性认知假说。
, 百拇医药
在以往的抑郁症情绪研究中,发现杏仁核及情感网络包括内侧前额叶、VACC、丘脑等脑区激活,在本研究中未发现相似结果,考虑原因可能是在本研究中,主要是识别动态面部表情,因为每一幅图时间较短,可能并未能引起受试者的情感体验,脑区主要由识别执行功能激活;同时,我们采用了动态面部表情视频,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情绪图片或情绪词,刺激材料的不同可能也会导致不同脑区的激活。
总之,结果提示抑郁症患者明确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与正常对照存在差异,表现为需要更多脑区参与情绪刺激的识别,特别在悲伤情绪的识别中,脑区激活显著,这与患者在临床所表现的负性认知及潜在的社会交际障碍相一致。本课题组将在后续研究中,采用对比研究来合理深入地探讨动静态面部表情所激活脑区的差异以及男女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神经基础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Beck A.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Madison, C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76.
, 百拇医药
2 Lee TM, Liu HL, Hoosain R,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neural correlates of recognition of happy and sad faces in humans assessed by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eurosci Lett, 2002 , 333(1):13-16.
3 Hofer A, Siedentopf CM, Ischebeck A, et al. Gender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cerebral activity during the perception of emotion: a functional MRI study. Neuroimage, 2006, 32(2):854-862.
4 汤 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0-223.
, http://www.100md.com
5 吴文源.焦虑自评量表. 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8.
6 舒良.自评抑郁量表. 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
7 杜经纶,姚志剑,谢世平,等. 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的初步建立.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5):333-337.
8 Talairach J, Tournoux P. A Coplanar Stereotactic Atlas of the Human Brain. Thieme, Stuttgart, 1988.
9 Wechsler T, Kaiser S, Schmidt S , et al. Studying the dynamic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using synthesized facial muscle movements. J Pers Soc Psychol, 2000,78:105-119., 百拇医药(曹燕翔 姚志剑 谢世平 滕皋军 吴 婷 武 欣 杜经纶 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