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624545
一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认知治疗案例报告(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年第6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治疗期间,来访者意外经历了失恋事件。由于担心该事件对来访者情绪造成不良影响,治疗师专门花了一次会谈时间(即第六次会谈)来处理失恋后的悲伤情绪,耐心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适时地共情;引导其客观地看待失恋的结果并总结自己在这段恋情中的收获。本次会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来访者不但主动回忆与前女友在一起时的甜蜜感受,并能够较理智地分析对方作出分手决定的原因,除了略有些沮丧外,没有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反应。

    在以上治疗过程中,发现来访者内心深藏着对家人的关心和深厚感情。通过几次的倾诉和引导,治疗师明显感觉到来访者的这种积极情感越来越强烈,与家人尤其是母亲的关系有了极大的改善(比如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母亲恢复联系,言谈间开始试着理解母亲,接纳同母异父的妹妹,多次提起母亲对他的期望等),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望。并且随着咨询的深入,来访者对治疗师的信任感日益增强,谈话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为下一阶段认知层面的探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本阶段最后一次咨询中,来访者表示:为了不让关心自己的亲人担心,他希望自己能平稳地度过在管教所剩下的日子,努力不再与他人发生严重冲突。至此,以“不与他人发生严重冲突”为目标底线,进一步与来访者达成了治疗共识。

    2.2.2认知层面(第7~10次)——探寻来访者关于人际冲突、尊严地位、男子汉气概等问题的核心错误认知,并尝试加以矫正。

    在此部分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分析具体冲突情境,针对诸如“别人随口骂我一句就是侮辱我,不给我面子”、“只有用武力解决才能树立自己的地位和尊严”、“金钱和权力决定一切”等歪曲认知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