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8年第9期
编号:11686335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干预实验(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9月1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年第9期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干预实验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干预实验

     日常班级管理渗透主要通过班主任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如以晨会、小组考核、班长日志等班级管理途径为载体,采用及时引导、强化和以身示范等形式,共同促使实验班级亲社会氛围的形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渗透主要是以“亲社会行为”为主题,利用黑板报、墙报、标语、宣传画报等形式,设置一个良好的亲社会环境,创造一个“以亲社会为荣”的舆论氛围,使学生在班级环境中时时处处受到亲社会理念的熏陶,从而加强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提高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自觉性。

    1.3.4实验后测 干预结束后,用亲社会价值取向量表和亲社会行为自我评定量表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测验。

    1.4统计方法 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2.1两组被试干预前后在亲社会价值取向量表上的人数比较

    由于利己取向和移情取向的人数较少,所以将其合并为其他取向。对难以判断、利他和其他三类取向上的人数分布进行χ2检验发现,干预前实验班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各种类别上的人数分布与控制班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05),表现为难以判断者人数多于控制班,利他取向者人数少于控制班,但干预后两班差异无显著性(P=0.686);干预后实验班组内价值取向的人数分布总体上亦发生显著变化(P=0.027),利他取向者由原来的38人增至52人,难以判断者人数由原来的19人减至8人,而控制班前后测差异不显著(P=0.410)(见表2)。

    2.2两组被试亲社会行为自我评定量表评分比较 表3显示干预前实验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总分及调节、利他、习俗、公正和控制维度得分均低于控制班学生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