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2009年第9期
编号:11852311
共患物质滥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的分布和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09年9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937KB,4页)。

    李茘 丁颖 王玉凤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物质滥用人群中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的核心症状的分布,并与其儿童期及对照组的症状进行比较,为证实成人ADHD诊断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及自身对照研究,30例ADHD患者均来自北京市安康医院戒毒中心,并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智商选择30例非ADHD的物质滥用患者作为对照。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编制的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对成人及儿童期ADHD以及其他精神障碍进行回顾性和现状诊断。采用自评量表收集发育史、工作史、社交情况、ADHD儿童期及成人期的临床资料,对ADHD儿童期、成人期及对照组的核心症状进行比较。结果:物质滥用ADHD组注意力缺陷症状中的"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多因外界刺激)"和多动症状中的"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来回扭动""很难安静地参加休闲娱乐活动""不停的活动,就像有发动机在驱使一样"在成人期出现的频率均少于儿童期(73.3vs.96.7,56.7vs.93.3,26.7vs.63.3,16.7vs.63.3;P0.05)。在儿童期,ADHD组ADHD18项核心症状出现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成人期,ADHD组注意力缺陷症状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多动冲动症状中,有6项症状出现的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期的核心症状可以持续至成人期,表现为明显的注意缺陷及冲动症状,支持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有效性。

    【关键词】 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物质滥用 临床特点 对照研究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17B03)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0802073)

    【分类号】R749.9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行为问题,国内外报告患病率为3%~6%[1]。研究发现有些ADHD的核心症状持续至成人期,并显著损害了患者的学业、工作、人际关系及其他社会功能[2]。一些研究者对于成人ADHD的诊断曾有质疑[
------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物质滥用人群中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n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的核心症状的分布,并与其儿童期及对照组的症状进行比较,为证实成人ADHD诊断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及自身对照研究,30例ADHD患者均来自北京市安康医院戒毒中心,并按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智商选择30例非ADHD的物质滥用患者作为对照。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编制的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对成人及儿童期ADHD以及其他精神障碍进行回顾性和现状诊断。采用自评量表收集发育史、工作史、社交情况、ADHD儿童期及成人期的临床资料,对ADHD儿童期、成人期及对照组的核心症状进行比较。结果:物质滥用ADHD组注意力缺陷症状中的“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多因外界刺激)”和多动症状中的“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来回扭动”“很难安静地参加休闲娱乐活动”“不停的活动,就像有发动机在驱使一样”在成人期出现的频率均少于儿童期(73.3vs.96.7,56.7vs.93.3,26.7vs.63.3,16.7vs.63.3;P<0.05)。在儿童期,ADHD组ADHD18项核心症状出现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成人期,ADHD组注意力缺陷症状出现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多动冲动症状中,有6项症状出现的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期的核心症状可以持续至成人期,表现为明显的注意缺陷及冲动症状,支持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有效性。

    [关键词]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物质滥用;临床特点;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99,R5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9-0625-04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937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