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型和混合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眼跳特征(2)
1.4 实验过程与数据处理
实验采取个别施测,被试者正向和反向实验顺序平衡。实验前使用ppt讲稿向被试讲解规则,通过提问确认被试理解后开始练习。当被试能做出3次正确反应后,就可开始正式实验[22]。有研究认为成绩与刺激特征关系不大,练习效应也不明显[7]。程序运行时间为正向眼跳100 s,反向眼跳140 s。实验后赠送小礼物。
眼跳数据记录为事件取样。眼跳定义为“速度超过22 °/s,加速度超过4000 °/s2的眼动”。分析数据时又排除了小于2 °的眼跳,有效反应时段设定为从刺激呈现后90 ms到刺激消失后90 ms。反应时(潜伏期)定义为从刺激呈现到正确眼跳发动的时间间隔;精确性定义为正确眼跳最初落点的准确性,该指标用实际眼跳幅度与应该达到的眼跳幅度的角度差距来衡量;平均速度定义为正确眼跳的幅度与时间的比值;矫正性眼跳定义为在首次眼跳错误后、刺激呈现结束前(再延续90 ms),看向正确方向且幅度大于首次眼跳的眼跳。根据反应时长短可划分眼跳反应类型,一般反应时为0~90 ms时定义为先期性眼跳(Anticipatory);反应时90~135 ms为快速眼跳(Express);反应时135~250 ms为常规眼跳(Regular);反应时250 ms以上为长时眼跳(Long)[4]。先期性眼跳是衡量抑制水平的重要变量,实验重点分析了被试的先期性眼跳。
1.5 统计方法
总体上角度、眼跳方向(正向和反向)属于被试内变量,组别(对照组、ADHD-I、ADHD-C)属于被试间变量,因变量包括错误率、反应时、精确性、平均速度、先期性眼跳、矫正率和矫正反应时,指标选取视具体情况而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