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运动协调功能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完整性
第1页 |
参见附件。
程章 韩雪 杨磊 王煦 陈楚侨 于欣 洪楠 原岩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卫生部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功能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各向异性比值(FA)的关系。方法:纳入4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6例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两组研究对象均用剑桥神经科检查(CNI)评定神经系统软体征,并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组基线和半年后的临床症状。用感兴趣区测定的方法,分析患者组和对照组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领域分与前额叶白质及皮质脊髓束各层面(内囊、大脑脚、小脑中脚水平)FA值间的关系。结果:神经系统软体征中的运动协调领域分在患者组中与前额叶白质FA值呈正相关(r=0.35,P0.05),在健康对照中则与小脑中脚水平皮质脊髓束FA值呈正相关(r=0.34,P0.05)。将患者按半年后阴性症状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高分组运动协调领域分与前额叶白质(r=0.68,P0.05)呈正相关,与小脑中脚水平皮质脊髓束(r=-0.67,P0.05)FA值呈负相关;低分组则与内囊FA值呈正相关(r=0.60,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半年后阴性症状高分组、低分组及正常人群中,运动协调功能相关的脑区分别为前额叶、内囊和小脑中脚层面的皮质脊髓束,提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运动协调功能相关的脑区不同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意义。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系统软体征 运动协调
【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I17B04)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9-3030)
【分类号】R749.3
近年来,Tandon等综合了过去10年精神分裂症领域的研究进展,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组不同的疾病或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1]。2008年一篇综述提出,神经系统软体征在精神分裂症病因病理中可能起到了桥梁作用,沟通了更深层面的脑结构和基因的损害与相对表浅层面的症状学和神经认知
------
近年来,Tandon等综合了过去10年精神分裂症领域的研究进展,认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组不同的疾病或一种疾病的不同亚型。2008年一篇综述提出,神经系统软体征在精神分裂症病因病理中可能起到了桥梁作用,沟通了更深层面的脑结构和基因的损害与相对表浅层面的症状学和神经认知功能的损害。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421kb)。